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运用城市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中心地理论,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项衡量旅游目的等级的指标,研究了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和演变态势。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对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0个城市的入境旅游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呈现"三棱锥体"形态。北京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北京为棱锥顶,以天津、青岛和大连为棱锥底的"三棱锥体"形态;上海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上海为棱锥顶,以南京、杭州、苏州为棱锥底面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格局;广州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目前还处于发育当中,二、三级入境旅游目的地仍在不断变化。文中运用中心地理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形态和机制,旨在为入境旅游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琦  李玲  林君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79-7980,7983
新农村建设旨在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农牧交错区既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地区。从协调发展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地处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的冲突,提出了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方案,即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劳务输出,采用生态购买,建立生态特区,营造生态文化等一系列措施系统协调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并建议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从乡村体验旅游角度,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关中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