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
"三湖"圩区开发史实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苏两省毗邻的丹阳湖、石臼湖和固城湖,简称三湖,属古中江之地。三湖圩区开发历史悠久,其演变轨迹由小到大、由零散到联而并之,以中折射出沿江圩区开发的代表性。从不毛之地到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提供丰富的粮棉和水生动(植)物,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创造社会文明,展显出区位优势和先人的聪明才智。回顾圩区开发的史实,尤其是建国后的巨大发展,不难看出联圩并蚌在抗御洪水、捍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屏障作用。然而,对历史时期的利弊得失,坚持以史为鉴,进行必要的思考,无疑是有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刊上有文章谈长江有变黄河第二的可能,主要论点是水质变浊,而不是“碧水”了。古代江水是清抑是浊呢?已无实物可鉴,唯一的办法是从史籍中来找答案。于是,我查阅了部分史料,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古代江水曾是浑浊的,所谓碧水只是相对的。在治江进入新阶段的今天,统一对江水清浊的认识,对制订正确的治江措施,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枣史小考     
枣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掘,公元前五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就有酸枣的果核。显然,枣的发展是与入类的进步和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正因为如此,古籍中有关枣的记载是颇多的。探讨枣的史实,是为发展大农业借鉴,其经济和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梅雨与农业     
杭宏秋 《古今农业》2006,2(3):34-37
梅雨是江淮流域特定的自然现象,古籍有记载。梅雨期长短直接关系农业收成,其成因有多说。但坚持以防为主,洵未雨绸缪之策。  相似文献   
5.
6.
距今八百多年的宋代,长江中下游有哪些鱼类和水生动物资源?诗人陆游《入蜀记》中记述了这方面较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陆游于宋乾道6年(公元1170年)闰五月(农历,下同)由绍兴乘船赴成都任所,六月二十八日进入长江,同年十月下旬过三峡,长途航行达六个多月。《入蜀记》详细记载旅途官吏迎送,游览名胜,风土人情,物产,地名,起居等,无疑是一本游记。然而,其中有关鱼类和水生动物的记载同样是很多的,它对研究当时水产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现摘录原文有关段落,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流域,风光旖旎的黄山和大别山等逶迤于南部和西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以山青水秀著称。全省山区面积44,348平方公里,其中江南占53.3%,江淮占44.%,淮北占2.7%。据1958年的统计,全省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877平方公里,有侵蚀面积12,000平方公里(《安徽省水利规划简明报告(初稿》)。  相似文献   
8.
古代人民在渔猎社会中,可能就用竹或草编制的器具开展捕鱼活动。这种竹或草编制的捕鱼器具,其名称经历一个筌、篊、扈、鱼梁和箔的异名过程,是有较悠久的历史的。战国时就有记载:“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据此可见,筌从竹,也从草(荃),是竹或草编制的;这种筌制作简单,使用后就被弃之,也算是“忘”吧?这是竹(草)制捕鱼工具的较早记载,也是箔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圩垸形成发展及其展望安徽省当涂县水利局杭宏秋长江两岸圩垸众多,干、支堤总长3.3万公里。这些堤防发挥了保护城镇、厂矿、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作用。长江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有耕地3.7亿亩,其中圩区占30%之谱。...  相似文献   
10.
安徽、江西省毗邻为山丘区,其间丛山峻岭,重峦迭嶂,逶逦数百里,古称南蛮之地。这一区域汉同属九江郡,唐同属江南西道,行政归属互有更迭,地域渊源十分密切。梯田为山区农田基本建设的内容,也是近代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有关梯田大多系从梯地演变而成,为了叙述方便,故一律以梯田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