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在我国人工林工程项目实施中,对于诸如地力衰退、病虫害防治、土壤水文、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环境影响预测和管理的规程准备.通过对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因子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判别,提出了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针对人工林工程的环境影响,论述了地力维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评价内容.从长远的观点来说,人工林经营应当从生境途径、生物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和社会经济途径等方面提供的信息中进行生物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不同尺度水平下人工林工程建设的多样性格局,力求模拟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半干旱地区沙地中,如何使有限的降水被植被利用,植被不发生水分亏缺的情况下,植被密度如何?植被依赖于土壤水分环境的分布格局如何?如何对沙地水资源植被利用的管理等?这些对于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沙地灌木林群落土壤水分平衡关系的研究,建立了沙地土壤根际水分消耗模型:AET≡(1-e^-k)Wt或AET≡(1-K1)Wt;提出了灌木林密度计算公式:D≡(1/αc)(∑P/∑AET)^1/2。或D≡(1/αc)(1-β)(∑P/β∑AET-1);并对沙柳和杨柴两种灌木林群落的土壤水分消耗和密度进行了模拟和计算。沙地灌木林群落土壤根际水分消耗模型和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参数易于确定,对于指导固沙造林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模型强调土壤水分平衡关系的原理对于其它类型植被一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荒漠化防治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资源的荒漠化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牧业和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瓶颈和障碍。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纳,而在中国则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参与性决策理念和适应性/学习性决策过程的论述,提出了荒漠化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评价原则和指标。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人工林工程项目实施中,对于诸如地力衰退、病虫害防治、土壤水文、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环境影响预测和管理的规程准备.通过对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因子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判别,提出了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针对人工林工程的环境影响,论述了地力维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评价内容.从长远的观点来说,人工林经营应当从生境途径、生物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和社会经济途径等方面提供的信息中进行生物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不同尺度水平下人工林工程建设的多样性格局,力求模拟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