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省安阳县定龙信用社坚持以人为本促发展,实现各项工作快速发展。止6月底,该社各基金存款余额达8232万元,较年初上升1732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3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307万元;股金余额达209万元,较年初净增6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0%;不良贷款收回23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8%;  相似文献   
2.
<正>一、近年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龙里县湾滩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蔬菜生产规模逐年增长。2011年以前,园区核心区属于龙里县经济基础和条件最差的乡(镇),经济发展处于全县最末位置。经过几年的努力,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园区建设为主线,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从2010年不足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7.5万亩(含复种),总产量9万吨,总产值2.25亿元,核心区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小黑眉豌豆尖、长辣七号辣椒等为主的主推品种体系,制定了主推品种的生产标准,豌豆尖单季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的生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连续多年监测获得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植被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后,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地下水位逐渐抬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每次输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输水量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也相应增加,输水的时间、输水量的多少对草本植物生物量有较强影响。地下水位埋深上升,物种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并不同步,物种多样性上升趋势滞后于地下水位的上升,这表明地下水位的抬升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但是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已超越了园林意义上的造园理水、装点环境、游憩怡情的功能,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在城市中建立模拟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空间、体现城市文化底蕴、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的重任。园林树木因个体高大,根深叶茂,生物量是花草类的数倍至数十倍,改善城市生态与景观的功能远大于花草类植物而成为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比较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质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各苜蓿地土壤理化性质在耕层垂直分布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种植时间的长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程度不同,总体表现是苜蓿种植时间越长,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越大。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在耕层垂直分布均无差异,而速效养分和容重等特性随苜蓿种植时间的增长,层次之间的差距愈明显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平板培养法所获数据,分析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总体特征、不同土层深度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季节及垂直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差异较大,其中细菌在微生物区系组成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真菌。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不仅在春、秋季节有很大差异,且在60~180cm土层内存在垂直变化,其中60cm土层处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最多。胡杨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特性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真菌数量则受土壤特性影响,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低对真菌数量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流域植被垂直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犁河流域垂直高差近2 000 m的研究区域内分海拔段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归纳出15种植被带类型。指出了各植被带的海拔与经纬度范围,详细阐述了各植被带类型中各层片的植物种类以及盖度,并探讨了这种分布格局的特点与成因。  相似文献   
8.
9.
干旱区绿洲苜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干旱区绿洲种植年限不同的3种苜蓿地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商、呼吸强度和代谢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耕层0-20 cm范围内,苜蓿种植年限的长短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有影响,相对来说微生物量碳、氮在四年生苜蓿地的含量最高,其次是一年生苜蓿地的。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之间土壤微生物量商(qMB)、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差异显著,相对来说种植年限相差越大,差异越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