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粳39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粳39(原编号:701,791)是用日本粳稻品种西光/武粳4号的杂交F1代与高产、抗病品种丙850复合杂交,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的常规迟熟中粳新品种,1999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2000年在参加水稻区域试验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水稻生产试验。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2.
高产小麦主要栽培因子组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油2号、宁杂1号等中晚熟杂交油菜秋发、冬壮、春稳、活熟的栽培技术是本地区超高产的有效技术途径。冬前群体和个体主要形态指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增加角果数的潜力最大,是秋发冬壮栽培的主攻目标。秋发冬壮栽培的群体叶面积发展协调,茎技结构配置合理,结角密度大,角果皮面积指数高,结角成熟期于物质积累多,耐肥抗寒抗倒伏,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宁杂1号、秦油2号等甘蓝型杂交油菜,在江苏省高邮市以“秋发、冬壮、春稳、活熟”的成套技术获得单产3750kg/hm2的好成绩。研究表明:(1)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增角增产的潜力最大,增角是秋发冬壮途径的主攻方向;(2)冬前营养生长量足是秋发冬壮途径的高产基础;(3)耐抗性强是秋发冬壮途径的高产稳产的保证;(4)提高中后期物质积累是高产更高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