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针对紫花苜蓿生产中灌溉水分和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该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及施磷量耦合对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水磷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紫花苜蓿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灌溉方式及施磷水平。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分别为:地下滴灌(I1)和微喷灌(I2);4个施磷(P2O5)水平,分别为:0 (P0)、50 (P1)、100 (P2)和150 (P3) kg/hm2。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叶茎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磷肥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或降低的趋势,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先降低后稳定或增加的趋势。相同施磷处理下,地下滴灌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及水磷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微喷灌处理(除第1茬外)(P<0.05)。通过主成分综合评分可知,I1P2为正向得分最高的耦合方式。当灌...  相似文献   
2.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量,分别为0(CK)、60(N1)、120(N2)和180(N3)kg/hm2,于苜蓿初花期测定叶片氮和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开度、抗氧化酶活性、氧化物质含量和干草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除第2茬氮含量外,苜蓿叶片氮和磷含量在N2处理最高,其中第3茬N2处理的氮含量最高,第1茬N2处理的磷含量最高,分别为53.85 g/kg和3.06 g/kg。与CK处理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N1或N2处理最高,且N2处理下不同茬次的最大增加量分别为11.4%、23.8%和47.1%。与CK处理相比,施氮可以提高苜蓿叶片的气孔个数和气孔开度。除第4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外,苜蓿叶片的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在N1或N2处理最高。苜蓿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及脯氨酸(Pro)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MDA和Pro含量在第3茬N2处理下最低,H2O2含量在第1茬N...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植物工厂条件下不同营养液配方及浓度对大麦苗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植物工厂水培大麦苗的最优营养液配方,以期为植物工厂条件下水培大麦苗的规模化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以甘啤4号大麦为研究对象,设置霍格兰氏营养液(N1)、Hoagland和Arnon营养液(N2)、Hoagland和Snyder营养液(N3)、日本园试配方(N4)和清水(N0)5个不同营养液配方,每个配方设置1/4倍标准浓度(C1)、1/2倍标准浓度(C2)、1倍标准浓度(C3)和2倍标准浓度(C4),测定植物工厂条件下大麦苗的株高、鲜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配方和营养液浓度对大麦苗株高、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有显著影响。N4C2处理大麦株高和鲜草产量最大,N3C2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连续3年施用磷肥后对紫花苜蓿叶片养分吸收量、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开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紫花苜蓿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法。【方法】2019—2021年,以‘WL366HQ’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石河子大学牧草试验站连续开展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磷肥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CK)、50 kg·hm-2(低磷,LP)、100 kg·hm-2(中磷,MP)和150 kg·hm-2(高磷,HP),共4个磷肥处理。于苜蓿初花期进行取样,测定干草产量、叶片氮磷含量、色素含量、气孔开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氧化物质等指标。【结果】连续施加磷肥3年后,叶片的氮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及气孔开度显著增加(P<0.05),其中叶片氮磷含量在中磷处理下最高,分别为54.74和2.99 g·kg-1;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在中磷处理下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低磷或中磷处理下最高,且均在CK最低;气孔开度在中磷处理下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CK(P<0.05)。因此,磷肥对苜蓿叶片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有不同的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