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簸箕李引黄灌区采用集中沉沙、以挖待沉的处理泥沙方式。经过近 40年运行 ,渠首两侧泥沙大量堆积 ,环境泥沙容量急剧变小 ,清淤弃沙渐趋困难 ,严重影响灌区总体工程效益的发挥。而下游干支渠道两侧几乎无清淤泥沙堆积。通过分析泥沙分布状况 ,找出泥沙在渠道中淤积的推进方式 ,提出在不改造工程的前提下扩大灌区泥沙环境容量的对策 ,即渠首减淤水沙调度  相似文献   
2.
黄河大堤山东段防洪标准偏低。本文从堤防防渗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对已采用的方法和可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黄河永久性防洪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灌区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宗国 《农技服务》2010,27(5):660-660,672
随着近几年灌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黄河水量有限的情况下,引黄灌区制定合理的节水策略已成为应对工农业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大举措。以簸箕李引黄灌区为例,探讨了灌溉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实现动态计划用水,科学调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阐述信息自动化在簸箕李引黄灌区管理中的成功应用,探讨了信息化管理在建设现代化灌区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后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灌区灌溉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现状,介绍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宗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199-200
以簸箕李引黄灌区为例,通过近10a的引水引沙观测资料和试验数据的分析,运用水沙运动机理,初步得出灌区水沙分布的规律及特点。结合灌区的实际运行情况,围绕如何减少骨干渠系的淤积进行探讨,通过大量观测得出水沙优化调度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减淤措施和方案,使骨干渠道减淤效果明显,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