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杨安学  彭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95-11997,12037
对贵州喀斯特森林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林地土壤持水、延缓地表径流和减沙效应以及喀斯特地区主要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分析表明,喀斯特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研究对喀斯特区植被恢复、石漠化防治有重要作用。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喀斯特森林水文生态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茂兰原生性林区和乌江流域;研究方法多采用定点定位观测,获取资料以统计分析为主;大尺度上建立定量研究模型并对喀斯特森林水文生态功能进行评价是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退耕还林各林种树种的生长状况,评价退耕还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根据麻江县的地貌特征,将其分为东、中、西3个台阶。根据退耕还林的林种和树种分布情况,设置监测样地。2002—2014年对固定样地进行监测调查,研究不同样地树高、胸径和郁闭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优于经济林,生态林中杉木模式和杉竹混交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种植模式。[结论]在退耕还林或其他造林项目中,麻江县应优先发展生态林,在发展生态林中应优先选用杉木纯林或杉竹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3.
贵州麻江森林健康经营项目示范区森林植被类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示范区的森林属于次生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示范区的植被类型比较齐全,有西南米槠-黄连木-锈鳞苔草常绿阔叶林、漆树+美脉琼楠+大花枇杷-蚊母树+高丛珍珠梅+鸢尾常绿落叶阔叶林、白栎+麻栎+枫香-芒箕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白栎+枫香+油桐-白栎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针叶林、白栎-金星厥灌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几种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团粒度的比较,找出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抗蚀性的强弱,采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与土壤团粒度的关系。结果得出第四纪粘土的团粒度最大.紫色土的团粒度最小。各物理性质与土壤团粒度呈多元线性关系,并且这种线性关系是显著的.这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麻江引种国外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麻江开展湿地松、火炬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和火炬松的各项生长指标都高于乡土树种(马尾松),说明在麻江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从初期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进麻江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麻江县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主要造林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适合麻江县发展的造林模式,[结果]麻江县的退耕还林区划把全县划分为3个退耕还林类型区、6个立地类型亚区、2个立地类型组。根据气候特点和立地类型,结合麻江县森林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当前既能提高森林植被、保持水土,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造林模式是:林药结合模式、林草结合模式、经济林模式和杉竹混交模式,且从长远来看,杉竹混交模式最具发展潜力。[结论]该研究为麻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进的风味玫瑰、味帝、味厚、恐龙蛋杏李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杏李在麻江地区是适应的;品种闻在生长和开花方面存在差异,目前生长最好的是恐龙蛋,其次是表现开花结实早的风味玫瑰,味厚生长最差;杏李品种的物候随年际闻温度的变化会出现变化;不同的管理水平对杏李的生长影响较大,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利于生长和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