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开片降碱灵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喷施浓度(3006、00和900倍)均能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提高烟叶产量和等级,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综合分析,以稀释900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普通烤房半自动化烘烤烟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安装了“自动控温强制排湿装置”的普通烤房,其烘烤效应明显优于传统普通烤房,并能显著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缩短烘烤时间,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烘烤成本。  相似文献   
3.
韦建玉  金亚波  杨启港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9-10594
对植物体内铁的运输机理、与铁吸收有关的基因研究、缺铁胁迫下的蛋白质表达模式研究以及信号在调控植物缺铁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于烤烟种植的生物有机肥料。[方法]设置5个不同肥料处理,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烟叶生育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及产值、原烟质量等的影响。[结果]在所有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中,施饼肥750kg/hm2处理的综合表现最好:生育期为128d;除节距、腰叶长、腰叶宽略低外,其他性状均比其他处理好;抗病性一般;产量、产值分别为2569.5kg/hm2、32477.55元/hm2,均居最高;制成的原烟外观质量较好。施用"绿山"有机肥450kg/hm2的综合表现居其次,施用饼肥450kg/hm2的综合表现最差。[结论]生物有机肥可以在烟草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靖西县开展了上部烟叶乙烯利处理和烘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靖西特殊情况下采用"低温慢烤",可使上部烟叶顺利变黄,充分成熟,烟叶等级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大幅度降低,石油醚提取物明显增加,总挥发酸提高,总挥发碱下降,化学成分变得协调,内外观质量有很大改善。同时,烤前提前2d喷施质量分数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能使烟叶顺利后熟,化学成分的适宜性和协调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研究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施条件下烤烟的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在烤烟大田不同生长发育期随着硝态氮施用比例增加烟株的光合速率呈增强趋势,在移栽第60d后,各处理的总叶绿素均达最大值,此时处理T3总叶绿素含量最高;硝态氮比例达75%以上时烟株大田生育期淀粉含量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烟叶的适熟采收、合理挂烟和改进全炕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成熟度与挂烟棚次对烤烟云烟85中上部叶烤后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鲜烟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显著提高并趋于平衡协调(P<0.05);随着挂烟棚次的提高,还原糖含量下降,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下降。[结论]鲜烟成熟度因素对烤后烟叶还原糖的含量以及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有机肥发酵的最佳通风方式,采取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通通风方式对堆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通风方式堆肥发酵过程温度伴随氧气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温度高于50℃或55℃天数以翻堆3次处理最多,氧气浓度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处理表现明显.不同通风方式发酵过程中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总C、C/N比、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个处理总养分含量、pH值差异较小,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处理成品率最高.总体上,以翻堆3次与间歇式通风相结合最有利于有机肥发酵.  相似文献   
9.
2003~2004年在广西靖西县进行了烟草“开片降碱灵”施用方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喷施烟草“开片降碱灵”,能显著促进烤烟上部叶增宽、增长;显著提高烤后烟叶产量和上中等烟比例;显著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并能显著增加钾含量。其中,以打顶当天喷施1次效果最好;打顶后第10天喷施1次效果次之;打顶当天和打顶后第10天各喷1次效果最差。因此,该产品应在打顶后及早施用。  相似文献   
10.
探索烤烟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对深入理解连作障碍成因,制定土壤保育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省3个核心烟区不同连作年限(0、2、4和8年)耕层土壤细菌16S rDNA V3-V4片段进行测序,并结合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细菌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曲靖、红河烟区烟田土壤排前10位的细菌优势菌属相对丰度累积总和分别为11.43%~17.46%和15.82%~22.35%,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极显著或显著增加,文山烟区烟田排前10位的土壤优势细菌菌属相对丰度累积总和为17.66%~23.08%,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极显著提高;氨基酸代谢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功能丰度是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代谢路径,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区域间存在差异。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化学性质与细菌群落分布密切相关,其中pH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核心环境因子,贡献值(18.12%)最高。综合而言,不同烟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优势菌属相对丰度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