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沙棘干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途径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沙棘干缩病是危害沙棘的主要病害.病原菌有性阶段为座囊菌目、座囊菌科、沙棘双丛孢座属、沙棘双丛孢座菌;无性阶段为胡颓子小色二孢属.干缩病菌在沙棘生长前期侵染,生长后期发病.杀抑菌试验表明,抑菌效果以56%靠山水分散粒剂、复配制剂KB最佳;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以复配制剂KB、50%农利灵抑菌效果最好.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剂KB防治效果较高,但几种药剂防效达不到要求,因此,选择特性农药及提高药剂渗透性是防治沙棘干缩病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沙棘配合饲料研制与饲喂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汉君 《沙棘》2005,18(4):24-28
研究分析了沙棘嫩枝叶养分分析,进行了沙棘配合饲料与常规饲料的对比试验,确知各营养组份,特别是饲料中的三大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高于常规饲料,筛选出寒地最佳刈割期以6月下旬至7月初为最好,证明了沙棘配合饲料不同于常规饲料的高效性,阴干慢晾及用J溶液喷雾处理能使饲喂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3.
沙棘干缩病发病规律及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杜汉君 《沙棘》2001,14(1):13-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des)干缩病发病有一定规律性,部位高度集中在阳面(南面、西南面、上面)且往往发生在树体的特定部位、整个群体发病呈突然的成批性,集中发生于夏末秋初高温多雨季节。这些规律性的表现,与沙棘至及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物特性、遗传因素和生态因子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晚熟桃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桃、油桃的保护地栽培有一定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都是提早栽培的管理方式,利用晚熟桃品种延后栽培的技术未见报道.为探索晚熟桃保护地延后栽培的新模式,我们于2000年引进晚熟桃品种保田雪桃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延后栽培试验,采取科学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沙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综合开发利用,沙棘人工种植园的面积在不断扩大,病虫害在沙棘上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沙棘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确保沙棘生产的稳产、高产,对黑龙江省沙棘种植园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扦插皆可生根,但生根率差异较大;1~2节(1~2芽)插穗生根率低,3节(3芽)以上生根率较高,生根率随节数(芽数)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6节(6芽)插穗,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沙棘品种抗干缩病性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汉君 《沙棘》2002,15(1):13-14
对26份沙棘品种(系)进行抗干缩病性鉴定与筛选,其结果无免疫品种,中抗、抗病品种材料,8份、占供鉴总数的31%。中感、感病、高感材料18份,占供鉴总数的69%。研究表明,沙棘品种抗病性与抗日烧性关系密切,与熟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26份沙棘品种(系)进行抗干缩病性鉴定与筛选,其结果无免疫品种,中抗、抗病品种材料8份,占供鉴总数的31%.中感、感病、高感材料18份,占供鉴总数的69%,研究表明沙棘品种抗病性与抗日烧性关系密切,与熟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