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索解决夏薯苗期干旱的农艺措施,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烯效唑、缩节胺和生根粉浸根处理对根系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和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和缩节胺浸根处理显著降低甘薯各品种根系的根长和根表面积,而生根粉显著增加根系根长、降低根表面积;烯效唑显著提高各甘薯品种的根系平均直径和根系体积;缩节胺提高5个甘薯品种根系的POD活性,降低各甘薯品种根系的MDA质量摩尔浓度,而烯效唑和生根粉不同程度降低各甘薯品种根系的POD活性和MDA质量摩尔浓度;与烯效唑和缩节胺不同,生根粉提高全部供试甘薯品种根系中的SOD活性;3种调节剂处理均提高部分品种的根系活力,但仅提高部分品种根系中的ZR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各甘薯品种的GAs质量分数;烯效唑提高所有供试品种根系中的ABA质量分数,烯效唑和缩节胺显著提高部分供试品种根系中的IAA质量分数;而生根粉不同程度降低全部供试品种根系IAA质量分数。总之,3种调节剂对干旱条件下甘薯苗期根系的形态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内源激素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存在调节剂种类和甘薯品种之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鲁棉378在黄河流域棉区生育期114 d,出苗快,苗势较好,中后期长势稳健,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圆形,吐絮畅,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适于轻简化、机械化种植.2018―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中,鲁棉378平均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251.0 kg·hm-2、1782.0 kg·hm-2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陆地棉NF-YA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其表达特性,鉴定其中与棉花开花相关的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共线性、Ka/Ks、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表达特征,采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验证基因功能。【结果】陆地棉中鉴定到29个NF-YA基因家族成员,分为5个亚组,定位在18条染色体上;全基因组复制和片段复制是GhNF-YA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动力;启动子区含有大量光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GhNF-YA基因家族基因在茎、叶中高表达;12个GhNF-YA基因在早熟品种鲁棉研19号和晚熟品种鲁棉研37号中均在第三至六叶时期表达量较高,并且大部分基因在品种间表达差异显著。沉默GhNF-YA18基因的鲁棉研37号植株比对照提前11 d现蕾,并且该基因在白化期和现蕾期的表达量均低于未沉默对照棉株。【结论】本研究对陆地棉NF-YA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棉花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的内在关系,了解其形成和分化规律。[方法]通过温室水培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10个甘薯品种的根系性状。[结果]栽后10天,甘薯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平均直径和体积等形态性状贡献率最高且达80.56%;栽后20天,根平均直径的贡献率最高且达27.79%。收获后,单株块根总鲜重与倒三节、倒二节块根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二节块根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倒三节块根重量关联系数最高且达0.6595。在栽后15天,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栽后25天,苗期根系干重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苗期根干重、根体积、根长和根平均直径等性状与单株块根总鲜重关联度较大。栽后10天和20天可能是甘薯根系生长、分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节间长度和栽插深度影响产量形成,苗期根系生物学特性与收获后块根产量之间有直接关系。[结论]研究结果为甘薯标准化栽培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干旱和农艺措施对甘薯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干旱逆境和覆盖地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高剪苗等农艺措施对甘薯苗期根系形态生长和块根形成影响的相关研究。干旱抑制了苗期根系形态建成和块根形成,覆盖地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艺措施是提高苗期根系活力、促进块根形成、增加单株结薯数的有效措施;对甘薯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和夏薯苗期根系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覆膜和无膜处理对夏薯土壤相对含水量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通过营养液水培和PEG-6000模拟干旱等方式研究6个甘薯品种在正常供水(模拟覆膜)和梯度干旱(模拟无膜)处理条件下的根系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覆膜使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缓慢而避开干旱胁迫的影响,而无膜处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迅速。在浇足窝水的情况下,即使20天内无水分补充,覆膜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仍能保持在60%以上;而在无膜条件下,栽后6天为夏薯发生干旱胁迫的临界时间,且从轻度干旱胁迫到重度干旱胁迫的过程短,仅2天。不仅如此,与覆膜处理相比,干旱情况下无膜处理的甘薯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等指标均显著降低。而品种间比较发现,覆膜情况下色素提取型甘薯根系生长快、根量多,遭遇干旱胁迫后,色素提取型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降低幅度最大,对水分变化表现更敏感。6个甘薯品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集中在平均直径大于0.45 mm的不定根上。总之,地膜覆盖有利于减缓土壤水分损耗,促进夏薯早发根、多发根,降低干旱胁迫对根系建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