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南4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金刚30、窄叶青、XM5、XM6、M41等5个品种为鉴别品种,将来自4省的75个细条病菌菌株的毒力划分为0、Ⅰ、Ⅱ、Ⅲ、Ⅳ、Ⅴ、Ⅵ等7个致病型,0、Ⅰ、Ⅱ、Ⅲ、Ⅳ型毒力差异主要呈由弱到强的数量变化,占测试株的89.3Yo,其中较强毒力的Ⅲ、Ⅳ型菌占参试菌的54.7%;Ⅴ和Ⅵ型间呈交叉反应式的强互作关系,占参试菌的10.7%。4省菌株毒力的比较表明,福建省以Ⅲ、Ⅳ型菌为主;江西省以Ⅲ、Ⅵ型菌为主;湖北省以Ⅱ、Ⅲ型菌为主;湖南省没表现突出的优势群,但较强毒力的Ⅱ、Ⅲ、Ⅳ型菌所占比例为55.6%。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型鉴别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针刺接种法研究了20个水稻品种与40株稻细条病菌的互作关系,并通过对品种抗感性和生育性的比较,选出金刚30、窄叶青、XM5、XM6、M41作为鉴别品种,将40株稻细条病菌划分成0、Ⅰ、Ⅱ、Ⅲ、Ⅳ、Ⅴ、Ⅵ等7个型,各型的反应模式依次为:RRRRR、SRRRR、SSRRR、SSSRR、SSSSR、SSRSR、SRSRRR在湖北种植条件下,此套鉴别品种可以鉴别出病菌毒力呈强弱性反应的数量变化和呈互作交叉性反应的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