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4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定期测量果实的纵径、横径、鲜果重,干物质含量及水分含量,探明果实动态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贵长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经历了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停滞生长—缓慢生长的变化规律,呈现逐渐上升的单曲线;果实鲜果重表现为缓慢生长—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滞生长—缓慢生长的变化规律,呈现逐渐上升的"双S"曲线;果实纵横径的日均生长曲线变化基本一致,授粉后15 d(5月10日)内日均增长量最大,后逐渐下降,趋近于0,后又有所上升、最后再下降;果实鲜果日均生长量,有4个生长高峰,分别为授粉后15~25 d(5月10—20日)、46~57 d(6月11—22日)、67~77 d(7月2—12日)、118~128 d(8月22日—9月1日);果实98 d的生育期内,水分的含量都在80%以上,干物质最高占17.13%。[结论]该研究为制定贵长猕猴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六盘水地区甜樱桃产业发展,本文应用不同的需冷量计算模型(0~7.2℃,尤它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及两个需热量模型(强制模型和生长温度小时模型)对六盘水市主要樱桃种植区近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每年需冷量、需热量存在差异,六盘水主要种植区需冷量基本都能满足其目前主栽品种红灯、美早的需冷量,而其连年需热量则显得不足。这可能表示,在高海拔冷凉地区,限制甜樱桃栽培的可能因子应为蓄热量而非蓄冷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低海拔地区马铃薯冬作栽培的品种类型与栽培方式,为冬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费乌瑞它、米拉和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起垄覆黑膜栽培、起垄覆白膜栽培和常规栽培方法,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类型冬作产量表现和不同栽培方式的保温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具有增温效应,其增温效果依次为:起垄覆白膜起垄覆黑膜常规栽培。米拉平均产量最高,为1706.43kg/667m~2,其次是威芋5号,产量为1567.80kg/667m~2,费乌瑞它产量最低,为768.56kg/667m~2。费乌瑞它虫害率最高,达到90%,商品率最低,为55.41%。米拉虫害率为10.57%,商品率为85.24%。威芋5号虫害率最低,为2.33%,商品率为84.94%。覆膜栽培能起到增温保湿、提前出苗的作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产量和商品率高,虫害发生轻,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嫁接作为猕猴桃繁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良种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开展猕猴桃优良砧木筛选,对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猕猴桃砧木的研究较少,也缺乏专用的猕猴桃砧木.从当前生产过程中常用猕猴桃砧木种类、砧木对接穗、产量、品质及抗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筛选优良砧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巨玫瑰、紫甜无核、夏黑、金手指和摩尔多瓦5个葡萄品种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引种栽培的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抗病性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巨玫瑰果粒大、有浓玫瑰香味、品质优、株产高,金手指果粒弯形、风味极甜、香味浓郁,这2个品种果实成熟期易感染葡萄白腐病、霜霉病、裂果严重,可以作为搭配品种栽植;夏黑早熟、无核、高糖低酸、香味浓郁、肉质细脆且耐贮运性良好,但易感霜霉病,成熟后会出现掉粒现象,可以适当种植;紫甜无核果穗较大、整齐、无核、产量低,可以少量种植;摩尔多瓦属于中晚熟品种,在果实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均表现较好,适宜在六盘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生长势强,枝长叶大,每年都需要通过人工修剪来协调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保持其稳产高产。在猕猴桃生长的不同时期采取合适的修剪方法,不仅对维持树体健壮、保持较高的结实能力和延长树体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减少肥料投入。综述了猕猴桃冬季和夏季修剪方法、雄株修剪方法,总结了目前修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2020年5月上旬高温、强光照天气对红心猕猴桃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贵州西部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及其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的发耳、杨梅、猴场等19个基地2020年5月上旬高温、强光照天气过程中的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日照时数、太阳辐射等实时气象资料,分析高温、强光照天气对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幼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3—9日,持续高温、强光照天气,导致红心猕猴桃果实日灼病严重,以都格基地红心猕猴桃果实被高温、强光照灼伤率33.3%为最高,其次是龙河、新窑两基地,其果实灼伤率在27%以上,再次是发耳、阿戛、米箩、鸡场和岩脚基地,其果实灼伤率在22%以上。在红心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期,当连续4天及以上日最高温度超过35℃、太阳总辐射超过41 MJ/m2或日照时数超过10 h时,红心猕猴桃果实易发生日灼病;在红心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期,当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高温度超过38℃、太阳总辐射超过41 MJ/m2或日照时数超过11 h时,红心猕猴桃果实一定发生日灼病。  相似文献   
8.
以2013-2016年3轮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六盘水试点38个马铃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株高与单株块茎质量、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单株块茎数与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质量与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平均单薯质量与大中薯率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而主茎数与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之间均极显著负相关;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单株块茎数与平均单薯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间呈正相关或负相关,且未达显著水平;产量与株高、单株块茎质量、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块茎质量大中薯率平均单薯质量株高单株块茎数出苗率生育期主茎数。单株块茎质量、大中薯率、单薯质量和株高这4个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关联度较高,关联系数均大于0.7571,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马铃薯在高产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方面,选择主茎数和株高适中、单株质量大、平均单薯质量大和大中薯率高的品种(系)是马铃薯获得高产和选育高产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贵州水城"红阳"猕猴桃多糖含量高效的测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两种方法测定猕猴桃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线性关系、平均值、标准差F检验的比较及评价,两者的测定结果均准确可靠、适合用于红阳猕猴桃多糖的测量,但从数据的离散程度及准确性方评价我们认为蒽酮硫酸法的测定结果优于苯酚硫酸法。其中蒽酮硫酸法测得猕猴桃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1.38%,苯酚硫酸法测得猕猴桃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1.97%。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温湿气候变化对‘红阳’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基于2013—2018年贵州猕猴桃主要种植区的水城县猴场、米箩、勺米、六枝特区郎岱、盘州市普古共5个试验区3—4月溃疡病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温度、湿度、持续降雨日数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溃疡病发生和流行与温度、湿度、持续降雨日数的联系。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溃疡病始发的气象条件为持续4天及以上有降水天气(日降水量≥0.1 mm)出现,且日平均温度≤15.0℃、日平均相对湿度≥80%,同时溃疡病始发之后继续维持1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高湿天气;溃疡病流行的气象条件为持续4天及以上有降水天气(日降水量≥0.1 mm)出现,且日平均温度≤18.0℃、日平均相对湿度≥80%,同时溃疡病流行之后继续维持1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高湿天气。贵州西部‘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流行对温湿变化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