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TL分析就是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工具、以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分子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关系确定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从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QTL定位原理、作图群体、方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80万hm2。由于甘薯病毒病的侵染,使甘薯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每年造成近20IS元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品质也明显改善。为了加速脱毒甘薯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其增产效果。现将脱毒甘薯的增产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远市有个专业户的种鸡,发生一起疫病,引起减蛋和死亡。经诊断为大肠杆菌病。通过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结合对鸡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和制备自场灭活菌苗作预防免疫,使疫病迅速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发病情况与临诊症状该专业户饲养清远麻鸡种鸡320只。发病前平均日产蛋134枚。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市种子管理系统执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严厉打击种子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许昌市种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许昌市种子站决定将2012年定为全市种子管  相似文献   
5.
李毓珍 《河南农业》2022,(11):21-2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同时也是大部分地区的主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新品种玉米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在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农业技术人员素养低下等,这严重制约了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的健康发展.为了使农业能够健康发展,需要妥善解决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中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新品种玉米试...  相似文献   
6.
植物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林生  李毓珍  马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62-2363,2402
植物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植物雄性不育可从自然突变中发现,也可通过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来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则可通过远缘杂交和回交转育,回交转育和保持类型品种、品系间杂交选育。为了保证杂交种的强大杂种优势,杂交制种技术是关键,因此,在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应选择严密的隔离区,确定适宜的父母本播期及行比,严格去杂去劣,及时去雄及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晾晒及储藏。  相似文献   
7.
李毓珍 《河南农业》2012,(21):46-47
植物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一、什么是植物雄性不育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雄性生殖器官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雄配子-花粉的现象。如植物花药中无花粉、花粉败育和不裂药等均属雄性不育。在高等植物中,雄性不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二、植物雄性不育系的产生(一)自然突变雄性不育系如洋葱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发现。1925年国外科学家在意大利红品种中发现了棵自交不结实的雄心  相似文献   
8.
宣威投资1.138亿元建设现代种亚园年可生产脱毒种薯3000万粒和杂交玉米良种1000万 kg. 良种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在提高粮食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良种增收能力显著增强.玉米、马铃薯是宣威传统的两大支柱产业,为把产业做大做强,宣威强本固基,依托自身的育种技术力量和良种品牌优势,打造马铃薯、玉米种业园.宣威有著名的育种专家蒋思锦、詹显亚等,他们打造了“宣黄单”系列品种,良种深受云贵川64个县市农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2日,春耕备播时节,许昌市种子站、农技站、植保站专家及农技人员,根据许昌市农业局安排,一道到鄢陵县只乐乡对全市种粮大户30余人进行农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0.
植物优良品种不仅能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要,也能满足人类各种营养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工业、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作物栽培制度和技术的改革,增强作物抗灾能力。但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方法落后、科研投入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今后植物育种应广泛挖掘基因资源,加强生物技术研究,优化育种程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植物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