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桂福 《农业考古》2007,(5):110-111
切入题文研讨,想必需对“茶”与“壶”的关系应有些许了解才对。“壶”在《辞海》条文中是这样注明的:“古器名。深腹,敛口,用以盛酒浆或粮食。新石器时代已有陶壶。”从条文中不难看出,“壶”的原始形态是笨拙、粗大的,用来“盛酒浆或粮食”,与贮茶、煎茶、烹茶……是没有丝毫关联的,更无从涉及茶壶。可见,壶产生历史远比茶被发现要早得多。(据传是神农尝百草时才发现了“茶”,味苦甘、微、寒,具有醒神利尿,清热止渴之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发明了“锅、碗、瓢、盆”等日常器具,于是,就有了用锅煮茶,用碗喝茶的现象产生、存在、扩…  相似文献   
2.
众人饮茶,各取所需,就感觉上而言,口干舌燥时来杯大碗茶,一饮而尽立马生津解渴,那叫一个“爽”;研讨、开会发言中,一杯清茶相伴,不时小啜几口,清嗓润喉使语音清晰自如,那叫一个“顺”;闲暇海聊时,三五成群,备套茶具,沸水沏茶以助谈兴,那叫一个“乐”……。而到了有心于茶叶品质评价(下简称“茶评”)的人那儿,饮茶便多了几分美的感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茶评又为何能与审美判断有牵连呢?要想提示这一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茶评的内涵。对茶叶品质的评价,在农学院里是一项专门的学科,称之为“茶叶审评与检验”。换句话说,茶评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3.
全膜覆盖玉米控缓释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5种控缓释肥肥效的比较试验,其结果都不同程度地表现比当地普通习惯施肥增产,且增产效果显著;其增产顺序是60 d缓释尿素不追肥90 d缓释尿素不追肥60 d控缓释尿素+追肥控释肥90 d控缓释尿素+追肥;分别比当地普通习惯施肥增产18.95%、14.87%、8.91%、5.95%、3.33%。  相似文献   
4.
乍看这标题,是乎有点不可思议,喝茶、美感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嘛!实则不然,喝茶不仅在于对茶的色、香、味、品感觉上,在喝中是具有一定的审美功用的,君可听过“喜茶、闷酒、没局的烟”这句俗语,这里的“喜”不正道出了喝茶是能给人带来一点感受的,它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给人愉悦清爽之感,这种“愉悦清爽之感”,就是一种美的感受雏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