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木芙蓉品种"单瓣红"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对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采用机械损伤、浓硫酸浸种、赤霉素(GA_3)浸种及复合处理破除种子休眠,并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和NaCl处理种子后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结果表明:机械损伤15 min和浓硫酸浸种15 min处理组合对于打破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种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种子萌发与PEG6000和NaCl的胁迫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随PEG6000和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PEG6000和NaCl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瓣红"种子能够在中度盐碱胁迫下萌发、生长,其对NaCl的中耐受浓度为6.7 g/L。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系统阐述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提出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及生态配置,并通过分析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今后应开发的主要研究工作。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通常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自然群落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有其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木芙蓉是一种观赏和药用价值较高的多年生木本花卉。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营养生长旺期木芙蓉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可为其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以营养生长旺期的两个木芙蓉品种(早花品种"牡丹红"和晚花品种"醉芙蓉")为研究对象,称量根、茎、叶等器官的生物量,测定其中氮、磷、钾、钙、镁、铁、锰、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营养生长旺期,"牡丹红"和"醉芙蓉"整株生物量无差异,但前者茎的比重大于后者,后者根的比重大于前者。(2)磷在木芙蓉不同器官含量无差异,叶片中其他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对于相同器官,早花品种叶片中钙的含量低于晚花品种,其余元素含量无差异。(3)木芙蓉不同器官的养分吸收累积量与含量类似,除磷、钾、镁、铁以外,其余元素在叶中积累量高于根和茎;早花品种整株氮、钙和铁的积累量低于晚花品种。(4)早花品种氮、磷、钾、钙、镁、铁、锰、锌养分累积量分别为4.34、0.87、4.99、3.12、1.44、0.15 g·株-1和8.50、5.86 mg·株-1,晚花品种累积量分别为5.92、1.11、5.71、4.35、1.74、0.22g·株-1和12.52、7.52 mg·株-1。因此,木芙蓉生长阶段不仅需要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还要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补充。种植年限相同的晚花品种施肥量稍高于早花品种,但不同养分施用比例的规律类似,营养生长旺期两者氮、磷、钾、钙、镁、铁、锰、锌养分吸收比例平均为1∶0.20∶1.06∶0.73∶0.31∶0.04∶(2.04×10–3)∶(1.31×10–3)。然而,木芙蓉整个生育期肥料施用数量和时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友谊农场紧紧围绕总局党委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多元投资的办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使职工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逐步迈向城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木芙蓉生长及养分利用特性对施肥措施的响应,为盆栽木芙蓉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以早花品种百日华彩和晚花品种醉芙蓉为盆栽材料,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分3次采集木芙蓉植株,测定叶、茎、根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生物量方面,相对于不施肥处理,施肥在第1次采样时对2个品种各器官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第2次和第3次采样时,施肥增加了百日华彩叶和茎的生物量,增加了醉芙蓉叶和整株生物量.在养分含量方面,施肥提高了百日华彩叶和茎中氮的含量,但不同采样时间对磷和钾的影响略有差异;对于醉芙蓉,施肥在第1次采样时对氮磷钾三元素含量没有影响,在第2次和第3次时提高了叶和茎中氮的含量,但对磷的含量没有影响.综合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氮肥对木芙蓉生物体构建的作用大于钾肥和磷肥;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早花品种的氮和钾吸收量,可以显著提高晚花品种的氮、磷和钾吸收量;晚花品种的氮、磷、钾吸收量高于早花品种.因此,不同品种木芙蓉对养分需求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土壤及品种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绣球荚蒾花白色,形似绣球,观赏价值高,但其为大型完全不孕花,不结实,故开展绣球荚蒾不同繁殖试验,对提高其生根率、成活率,为绿化提供种苗繁育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2015-2016年采用单一变量3次重复进行绣球荚蒾不同基质、不同季节、不同砧木高度以及不同压条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绣球荚蒾在黄泡沙扦插生根率最高,春季扦插生根率最高,嫁接时砧木高度在25 cm^45 cm时其半年存活率与1年后存活率最高,压条采用"夹接"方式其生根率、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柠檬酸与皂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联合淋洗作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以重金属Zn、Pb、Cu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淋洗方法,研究了柠檬酸与皂素对人工污染土壤的联合淋洗修复效果。结果表明,40 mmol·L-1的柠檬酸与质量分数为3%的皂素在体积比为1∶5的情况下对重金属Zn、Pb淋洗的累计去除效率较高,分别为67.2%,68.8%;在体积比为1∶1时对Cu的累积去除率较高,为37.7%,不及单独用柠檬酸淋洗的效果好。柠檬酸与皂素对土壤中重金属淋洗的联合效应与二者的体积比和重金属种类有关,两者的联合淋洗可去除Zn的96%酸溶态、38.9%可氧化态,淋洗后可还原态显著增加;Pb酸溶态、可还原态均减少了80%左右;Cu的酸溶态、可还原态减少了80%以上,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则没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