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麻枯萎病病原尖孢镰刀菌生态生物型的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酯酶同工酶技术将来自中国主要胡麻产区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的17个枯萎病菌株划分4个酯酶型,同时对部分菌株采用人工室内接种同一胡麻材料后的病情进行分析,考察菌株问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菌株属于同一酯酶型,同一地区的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不显著,不同地区菌株问的致病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估算了胡麻的两个交组合中七个农艺性状间的相关遗传力,进而估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相关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同时又做了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从而讨论了相关遗传力在胡麻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指出了两种杂交组合在胡麻育种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出不同类型亚麻的最佳株型、本文运用直观精确的通径分析方法对油用型、纤用型、兼用型亚麻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果数是决定单株籽粒产量的关键因素。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685、0.9141、0.6343。不同之处在于各自的株型特点:油用型亚麻降低株高、工艺长度,增加分支耒增加果数。具有突出籽粒产量的特点,纤用亚麻具有增加工艺长度,减少分支数。牺牲籽粒产量侧重纤维产量的特点;兼用亚型麻具有在不降低工艺长度的前提下增果增粒。兼顾纤维与籽粒产量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各类亚麻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试验和测定的基础上,对裁培亚麻典型品种资源单果种子和群体种子在成熟、萌发过程中油分舍量的消长规律作了详尽地分析。试验表明:不同类型亚麻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脂肪的积累速度、积累强度;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油分的转化速度、转化强度均有差异。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干物重与含油量相关系数平均为0.9099;脂肪转化为可溶性糖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发芽率的高低,其相关系数为0.9211。试验结果为亚麻种质筛选、利用及良种良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来自国外的10个油用红花品种,8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力、遗传相关系数等数量遗传参数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品种选育时,应以第一级分枝数、果球粒数、种子百粒重为主要性状并兼顾卡产株型作为选盲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1996年鉴定的30份感病品种(品系)含88个单株后代,以成株率为依据,测定一次性自然选择效果,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值U(X)进行综合评判。表明同一材料株间感病性存在差异,群体抗病性趋与减弱。从感病的群体中可以选到抗病的单株后代。  相似文献   
8.
红花品种稳定性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0~1992年,在巴盟临河红花生产基地进行的试验结果资料,采用回归系数和离回归方差2个参数对品种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红花品种的产量随栽培环境不同有较大的变化,但参试材料中,无刺红和1-77-1红花品种,在各给定环境条件下,产量高而稳定,是比较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红花蛋白的提取方法作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指明了采用等电沉淀法提取红花蛋白时,pH值,温度,籽粕含油量,不同浸提液与蛋白质得率的关系。同时,用多种方法对红花蛋白作了较全面的利用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亚麻育种中,对其有关的经济性状做一相关性分析很有必要。它对确定育种目标和制订选择方案都可提供重要依据。 1982年李宗道在《麻作的理论与技术》一书中综述过国外对纤用亚麻的性状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