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升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葫芦岛市农机总站于2003年开始研制推广2BQF-2型气吸式精量番种机.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2008年基本上能够满足农艺要求.在此基础上,2009进一步研制开发了2BQF-4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和一次性深施肥技术,使机型及机具性能能够基本适应本地区牛产作业,为广大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播种机械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国菊 《吉林农业》2011,(2):136-136
兴城市地处辽西走廊,十年九旱,耕地面积5.977公顷。耐旱作物花生是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公顷,占全市耕种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红崖子、望海、南大、围屏、碱厂等乡镇。由于花生栽培技术一直沿习传统的种植方式,当地花生产量一直徘徊在3000~3500kg/hm^2。提高产量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花生种植的重要课题。为此,葫芦岛市农机部门采取了机械化手段,运用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着力解决经济效益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国菊  赵鹏 《新农业》2006,(4):12-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各类龙头企业,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几年来,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探索出很多经验,采取“公司 农户”“公司 基地”和“公司 中介组织 农户”等运作方式,对调整农业结构、进行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玉米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生产环节中,机械整地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整地质量的好坏对作物生长影响很大。为了保证顺利播种和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必须抓好玉米生产的每个环节,尤其是播种前的机整地。机整地技术是实施机械播种和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的基础,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由于耕翻地不断增加耕层,把根茬和残株扣入底层,可以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地力、改变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并能减轻草荒和碱化现象。机整地包括机械灭茬、联合整地、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关键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抗旱保墒、培肥地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突破口,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统一,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适宜葫芦岛市的实际情况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及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