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卫珍 《花卉》2022,(6):144-146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绿水青山对生态的改善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建设的保障作用,必须要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落实.其中,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工作是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就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培育质量提升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黑茶山3种不同干扰强度的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g(r)函数点格局方法,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油松天然林径级结构和多样性差异,以及优势种群油松不同生长阶段个体(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点格局。结果表明:油松径级结构呈单峰型,中径级的林木个体数较多。辛普森多样性和香农-维纳多样性随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0~1 m尺度上,不同生长阶段个体呈聚集分布,随着种群发育(幼树-小树-中树-大树),油松天然林的空间格局趋于随机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卫珍 《花卉》2022,(4):149-151
森林培育是以提高森林质量、培育健康林分,推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森林经营行为.森林培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统领,开展森林培育.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森林培育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通过森林培育提升森林质量有效措施,以期为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工作抛砖引玉,为新时代森林经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晋西北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山西省植被恢复重点区域。人工林作为该区生态重建的重要举措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晋西北主要造林树种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开挖土壤剖面,定位试验,研究不同人工林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入渗特征。结果表明:(1)林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人工林建植时间越早,林地土壤储水量能力越大;(3)较低海拔地区的油松人工林林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较高,对于提高林地水分利用效率有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