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寻找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组织安排了金薯3号、泉薯17、福薯19号、莆薯20等11个甘薯新品种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莆薯20、福薯88号表现丰产性好,金薯2号、金薯3号、泉薯17等品种表现丰产性较好、品质优、商品性和农艺性状好,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2.
古田油是我县名特优水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种起,我乡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我乡广大果农增收的主要途径。现将油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木奈木奈  相似文献   
3.
古田油[木奈]是我县名特优水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种起,我乡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我乡广大果农增收的主要途径。现将油[木奈]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在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古田县水稻耕作模式已由过去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单季晚稻转变为只种一季杂交中稻和瓜、菜,老套的田间管理方式和密植规格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产生的优质高产杂交稻和超级稻的推广要求。为适应新耕作制度的需要,采取了选择有代表性且已在大面积推广的4种类型杂交水稻新品种(A)和2种不同密度(B)进行了产量试验,结果显示,生育期较长品种处理A1B1、A2B1、A3B1的产量与生育期较短品种处理A4B2的产量表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同品种对应处理水平的产量,并取得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果农在施肥上,只重视氮、磷、钾肥的投入,而钙肥补给不足,因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2003年昆边村山坂洋自然村、2004年芹溪村、吉巷村甲坡自然村等  相似文献   
6.
古田县是银耳主产区,年生产银耳2亿袋以上,每年有10万吨的废菌糠,本项目以银耳废菌糠再利用为主要目标,开展利用银耳废菌糠为主要原料进行高产栽培鸡腿菇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图1银球金孢菇不同成熟度子实体银球金孢菇是由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于2005年3月在古田县吉巷乡前垅村菇农戴振华茶薪菇棚内发现并采集的茶薪菇变异体,经多次组织分离,提纯复壮选育而来的。由于该变异菌株子实体的菌盖下面有以菌柄为中心向外的直条纹菌褶,菌盖表面似银耳,由弯曲的菌褶组成(图1),幼时色白形似银球,菇柄如茶薪菇,菌盖上下的菌褶均能形成孢子,孢子成熟时呈茶褐色,在显微镜下镜检色如黄金,故命名为银球金孢菇。其生物学特性与茶薪菇相似,胱氨酸含量比茶薪菇高14.3%,粗蛋白含量比茶薪菇高10%。银球金孢菇的子实体口感脆嫩,味道鲜美独特,外观鲜艳。2007年在古田县吉巷乡开始示范推广,栽培10.3万袋,总投资8.24万元,产鲜菇21440千克,产值18.3万元,利润10.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房的选择银球金孢菇栽培房要求地势较高,平坦,近水源,排水方便,既保温保湿又通风,有较好的散射光。栽培环境要符合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栽培房长10米、宽4.8米、高4米,房的一头建2个门,门规格1×2(米),无门的另一头装两个等高可开合的60×140(厘米)玻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果农在施肥上,只重视氮、磷、钾肥的投入。而钙肥补给不足。因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给果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2003年昆边村山坂洋自然村、2004年芹溪村、吉巷村甲坡自然村等油[木奈]缺钙生理病害就严重发生。2004年至今经过本站在山坂洋、芹溪等村对油[木奈]进行生长期根外追肥补钙与土壤处理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其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季豆高山夏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05~2007年在海拔1040m的塔洋村开展四季豆高山夏季栽培试验。3年年平均每667m^2产值均在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建立高产示范片2hm^2,总产近38t,平均每667m^2产量1256kg,产值2763.2元(每公斤产地销售价2.2元)。现将四季豆高山夏季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超级稻"Ⅱ优3301"自引进古田县后,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为进一步探讨该组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笔者于2008~2009年采取了培育壮秧技术并结合大田水肥科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品种在大田栽培过程中协调生长,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