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米根霉Rh0295发酵生产L-乳酸的最适发酵碳源、氮源和磷源分别为大米淀粉、(NH4)2SO4及KH2PO4。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3者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其顺序为大米淀粉〉(NH4)2SO4〉KH2PO4,优化了它们自可最佳用量分别为:大米淀粉10%、(NH4)2SO40.15%、KH2PO40.015%。  相似文献   
2.
理化诱变提高鼠李糖乳杆菌产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处理,再用溴甲酚紫平板及摇瓶复筛得到一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株L3,平均发酵产量为58.65 g/L,比原菌株产量提高60.77%。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出现改变,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是每个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之下,培养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各个高校面临的主要难题。文章首先对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含义进行概述,其次,阐述了校企合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最后,详细地介绍了落实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相关途径,为高校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