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面对日益被污染的环境,人们对绿色果蔬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绿咖配送是旨在解决绿色食品配送问题而提出来的创业项目。研究表明,绿咖配送作为一个B2C中间平台,能有效的解决农户果蔬供应与社区居民需要对接的问题。当前,绿咖配送(B2C)项目仍处在未能孵化的阶段,而未能成功孵化的原因是项目还存在着缺乏资金、缺乏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不完善、产品供应缺乏保障和质量认证体系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李伊 《农村新技术》2012,(10):59-60
北京至成都的列车上,两名列车员推着小推车,叫卖着一种新颖的礼品玩具.一位中年乘客详细询问这种礼品玩具的性能.很明显,中年乘客是打工归来,周围座位上都是他的老乡、朋友,中年乘客在同伴中的威信显得很高.两名列车员拿出礼品玩具,向乘客详细解说,并动手示范.中年乘客问得很细,也曾动手操作过,但是并没有多少购买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滴灌条件下冬小麦抽穗期水分对旗叶叶片相关生理状况的影响,以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进行大田实验,分别设置225mm(W1)、375mm(W2)、525mm(W3)、675mm(W4)和825mm(W5)5个灌水处理,在灌水前后监测土壤水势的变化,同时测定冬小麦旗叶中的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以及计算各生理指标在不同灌量下的补偿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灌量条件下,土壤水势的恢复能力表现为0~20cm土层最好,20~40cm次之,40~60cm最弱。不同灌量条件下,超过W3灌量的处理均能恢复的较好,而低于W3灌量的W1、W2处理则表现出水分的过度消耗;不同的生理指标对水分的敏感度不同,各指标表现为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叶绿素;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均在W3处理下产生的补偿效应最大,其中脯氨酸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建议在冬小麦抽穗期,20~60cm土层距离滴灌带15cm处的土壤水势灌前应维持在-85.5^-68.0kPa。  相似文献   
4.
<正>雪橇犬是一类因善于拉雪橇而闻名世界的犬,其犬种主要包括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阿拉斯加雪橇犬、萨摩耶犬、爱斯基摩犬、奇努克犬等。雪橇犬拉着雪橇在冰天雪地中驰骋的画面,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鉴于国内不少读者对雪橇犬的了解较为有限,笔者在阅读和梳理大量历史和科学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出如下有关雪橇犬的有趣事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径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发生变化,探索径流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对水库科学调度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基于三峡库区“腹心”万州段1960—2019年的气象水文数据,首先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径流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采用2种Budyko水热耦合平衡方程,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率。[结果](1)研究区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z|>2.58),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年)出现拐点,随后年内分配更加均匀。(2)与蓄水前相比较,蓄水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27.9%~29.2%和70.8%~72.1%。(3)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和建设水利工程影响流域年径流量,林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和三峡库区的建设影响研究区水文循环过程使年径流量减少。[结论]研究结果定量描述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对下一阶段三峡库区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北京到成都的列车上,两个列车员推着小推车,叫卖着一种新颖的礼品玩具,一个中年乘客拦住了列车员的去路,详细询问着这种礼品玩具的性能。很明显,中年乘客是打工归来,周围座位上都是他的老乡、朋友,中年乘客在同伴中的威信显得很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籽粒品质对水分的响应,分析水分对滴灌冬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及滴灌冬小麦品质状况与水分的关系,为滴灌冬小麦节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冬22号、新冬4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灌量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225 mm(W1)、375 mm(W2),525 mm(W3),675 mm(W4)和825 mm(W5)5个灌水处理,研究灌水量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水分胁迫下, 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沉淀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产量、蛋白质产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以及容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品种间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与产量、蛋白质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沉降值、蛋白质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籽粒品质的参考指标,面团稳定时间和吸水率作为反映小麦产量的参考指标。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灌量更有利籽粒品质的改善,滴灌冬小麦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较优籽粒品质的灌量是525 m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