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实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战略的背景下,吉林省加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步伐,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可以有效推进“高教强省”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以期为“高教强省”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2台车用YJP-Q系列加热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加热器配用不同喷油量油嘴时过量空气系数对性能的影响,及进水温度和水流量的影响,并测试了加热器进气调风板不同开度下的性能。由试验结果知:所试加热器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在1.35左右;随进水温度的升高,热功率和热效率下降;加热器水流量存在一可获得最大热功率的流量值;目前所用风扇供气量仅能满足喷油量较小的油嘴,对于油量较大的喷油嘴须提高风扇风压。  相似文献   
3.
焚烧秸秆具有极大危害,不仅污染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也易引发火灾,同时焚烧所致焦土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苏北各市发布多项通知要求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在田间地头进行对秸秆焚烧进行监督和防护,但是实施效果不明显.应从法律制度和综合利用两方面进行秸秆治理.  相似文献   
4.
朱贺琴 《农业考古》2012,(1):243-248
"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的生存之本,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历史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的饮食文化。为了生存和提高生命质量,人们的饮食活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领域,在食物原料的选择利用上、食品生产的制作和消费上,以及由此产生不同的饮食方式、饮食生活和饮食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翻地机械的现状分析,提出翻地机械更新换代必须首先解决配套动力的更新换代;而翻地机具则应以采用组合式工作部件并实现其高速作业,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水库淤积问题,设计了一种正态漏斗排沙装置,在水槽中开展水流试验。对正态漏斗附近水流-泥沙进行欧拉两相流模拟,用水流试验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进而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流速、涡量和相浓度场。结果表明,漏斗内部流速梯度较大,泥沙相浓度等值线呈V型不对称分布,漏斗前缘、左后侧和右后侧出现大涡量区。与锥形漏斗对比,正态漏斗近壁面流速大,水流阻力小,3种边界条件下平均涡量减小25.8%~27.2%,出口泥沙相浓度增大15.2%~16.5%,具有降低能量耗散、显著提高排沙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葡萄枝条修剪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离园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集集条、捡拾、粉碎、收集作业为一体的葡萄枝条捡拾粉碎收集机。阐述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葡萄枝条特性,设计与分析集条装置、捡拾喂入装置、粉碎装置等关键部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枝条平均含水率为60.5%的条件下,作业速度为1.4 km/h、粉碎轴转速为2 280 r/min、喂入辊转速为147 r/min时,捡拾率为95.41%,粉碎长度合格率为94.87%,机具作业性能稳定、效果好,满足葡萄枝条粉碎收集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害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针对现有小样本植物病害识别方法大多数都是基于监督式学习模型以及少数半监督学习方法未判别伪标注样本的可信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例置信度推断的半监督学习小样本植物病害图像识别方法。首先构建ResNet-12网络提取有标注样本和无标注样本的特征;其次利用极少数有标签的植物病害样本训练SVM分类器,用分类器推断无标注样本的类别并赋予伪标签;然后采用实例置信度推断(ICI)算法获取伪标注样本的置信度,迭代选择可信的伪标签样本加入训练拓展支持集;最后应用训练后的网络模型对植物病害图像进行识别。该方法能够反映无标注病害样本的真实分布,迭代选择最可信的伪标注样本进行模型训练,从而提高模型的识别性能。试验采用Plant Village公开数据集进行10-way-5-shot试验。结果显示:在unlabel=50的情况下识别准确率为89.34%,病害的各项评价指标均随着无标注样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从无标注样本中获取到的信息是鲁棒的,且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迁移学习,能有效提升小样本条件下植物病害图像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YJP-Q系列车用加热器用燃烧器性能,通过台架试验对燃烧器做了外筒至热交换器壁面不同距离、燃气回流罩至导流体不同距离和燃气回流罩缩口不同直径对比试验,还做了导流体上轴向进气孔不同孔径及喇叭筒前端进气槽不同进气面积对比试验,以及燃烧器单内筒、单外筒和双筒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器外筒至热交换器壁面15~30 mm为宜;各种直径的燃气回流罩均在距导流体100 mm处热功率和热效率最大,但排放中HC较高;回流罩缩口直径以功率论102 mm为最好,89 mm略次,但89 mm综合性能较好;燃烧器使用单内筒或单外筒,因热辐射有短路损失而较双筒燃烧器热效率低7%左右;燃烧器喇叭筒进气槽和导流体轴向进气孔直径过大时,易影响火焰的稳定性,使燃烧噪声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