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亳州紫菀生长发育规律,为亳州紫菀高效种植和制定G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定期观察亳州紫菀的生长发育过程,并测定营养器官的数量性状动态变化。[结果]在紫菀发育过程中,先由母根茎节处的芽形成地上幼苗,随后茎基处膨大形成根茎,再由根茎处生出须根;数据分析显示,7—9月为紫菀营养积累关键期。[结论]母根茎的质量、截取长度和芽的数量将影响后期长势;7—9月为亳州紫菀药材形成关键期,注重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称重法分别称量单株紫菀(Aster tataricus)根、根茎和母根的重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单株药用部位的紫菀酮、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探讨紫菀地下不同部位重量与入药部位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根茎、母根的重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6.7%、53.29%、38.6%,药用成分紫菀酮、槲皮素、山萘酚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7.53%、48.42%、38.57%,紫菀酮的含量与根和根茎的重量比显著相关;山萘酚含量与根重显著相关。由此显示:根与根茎的重量比可作为衡量紫菀药材品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太子参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多样性,以及国内大部分太子参品种的特点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太子参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回顾了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分布调查和表型性状多样性、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表明,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异,抗病和适应能力强,多糖、环肽等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太子参品种,是促进太子参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对国内太子参的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