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桑苗快速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常规培育果桑苗需2年时间,既化工,成本又高,要占用土地2年,对桑苗需求信息难以预测,育苗计划无法准确落实。为了寻求快速育苗和1年成苗,于2001~2003年进行了桑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快速育苗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栽种果桑效益的显现,尤其是在五六月份果桑收获后,许多农户看到周边栽种果桑者时间短效益好,大家纷纷要求栽种,果桑是落叶乔木,以前都是冬季栽种.从1999年开始进行了小面积的果桑大十品种夏季栽种试验,翌年667m2产桑果就达325kg,每年夏栽比例逐渐提高,现将果桑大十品种夏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果用及果叶兼用桑品种大10,三倍体,由浙江省从广东省引进。经在浙江省种植表明,成林桑园每667m^2可产鲜果约1000kg,果型大、味甜,无籽;同时还可产桑叶约1600kg,桑叶养蚕叶质较好。耐寒性较弱,易感桑椹菌核病。  相似文献   
4.
发挥技术优势 开展一条龙服务临海市蚕丝业技术开发公司叶正梅,方礼德,孙德斌,朱敏华本公司创办于1993年4月,有干部职工15人,下设1个茧站、6个收购点,12个蚕用物资和技术服务部、新技术开发服务部,是一个以蚕桑科技干部为骨干,蚕桑农科员为主体的自主...  相似文献   
5.
果桑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果桑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林新品种,果桑的果实称桑椹(桑果、桑乌等),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健效果好,鲜食和加工兼用,经济效益高,近年来,临海市果桑发展迅速。但由于主栽"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农药品种不断更新和增多,农药用量的不断增加,桑蚕农药中毒事故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蚕区农药中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了蚕病的损失,农药危害已成为养蚕生产的大敌,直接威胁着蚕茧生产。因此,如何控制桑蚕农药危害,减少蚕茧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台州市的果桑品种,引进了桂花蜜、白玉王、大白鹅、白珍珠、红宝石、中果01-13、东光大白和奶油蜜8个果桑品种,以主栽果桑品种大10为对照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对各果桑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果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花蜜单株产果量、叶片产量均高于大10,...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台州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10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10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10,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椹、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相似文献   
9.
果桑"大十"的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果桑“大十”品种冬季休眠期短,脱苞期早(一般桑品种在早春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冬芽膨大萌发,而果桑“大十”在5℃以上都可以生长活动)故果桑的袋接法、硬枝扦插和条枝扦插的成活率都不高,在生产上缺少推广价值;另外,由于果桑的休眠期短,果桑接穗要提早剪取,接穗与插条需贮藏二个多月,因贮藏接穗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接穗发芽和烂芽,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为了提高果桑嫁接的成活率,对果桑“大十”进行夏季芽接试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葡萄溢糖性霉斑病,选用3个浓度的高锰酸钾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1 000~3 000倍液处理对葡萄溢糖性霉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70%以上;其中1 000倍液处理可100%消除或抑制大面积霉斑的形成,高锰酸钾各浓度处理均不可消除已形成的点状凸起斑块;为了提高商品果率,防治时间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