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水稻浅湿灌溉是浅灌与湿润结合,适时晒田的一种灌溉制度(简称浅湿灌溉),也是不同程度间断灌水的一种间歇灌溉技术。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浅湿灌溉的省水增产作用及理论作简要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淡水资源不足情况下,研究利用高矿化水灌溉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采用人工盐渍化田间小区技术,观察了利用咸水灌溉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五种不同盐分浓度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92.5%、86.3%、77.7%、67.6%和47.9%。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其抗盐力不同;咸水延续时间的长短对水稻危害程度不同;盐害是灌溉水含盐和田格水盐分浓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根据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灌溉水质评价指标,这在滨海地区回归水利用和引潮灌溉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磁化水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稻来说,用磁化水浸种、育秧和移栽后灌溉,都能够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现代物理学和新生的边缘学科磁生物学和土壤磁学,为灌溉农业应用磁化水技术初步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在相同农艺条件下,磁化水一般使水稻增产10%左右。增产效果大小与水的磁场处理方式有关。影响水稻生育和产量的主导因素是磁处理时期,其次是磁场强度和水切割磁场次数,主要磁化参数的最优组合是全磁(即由浸种育苗到移栽后全生育期处理),场强1,500奥斯特,4次或2次切割磁场。  相似文献   
5.
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及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原理,1989~199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灌溉试验场通过盆载、蒸渗仪、小区及大田进行试验,分析了水稻的需要水规律及稻田土壤水分能量的变化特点,论述了土壤水分状况与水稻腾发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同灌模式对水稻腾发量的调控作用以及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和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 水稻是辽宁省灌溉面积最大的作物。由于水资源不足,水稻生产存在着一定风险。又因为农业向商品化经济转化,愈增加了水稻生产中灌溉问题的重要性。现代灌溉农业讲求节水、增产、高效益,根据系统管理理论,优化灌溉是技术与经济的综  相似文献   
7.
<正> 水稻优化灌溉技术是在浅湿灌溉研究基础上,应用模糊理论,非饱和土壤水理论和土—植—气连续系统原理,对土壤水分调节与产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将经验灌溉模式上升到优化灌溉模式,得出的一套因土、因苗、因时制宜,浅湿干灵活调节,促控养结合的灌溉技术,它是浅湿灌溉的发展和深化,因此更加完善,具有更  相似文献   
8.
我省水稻灌区水源不足,因而也限制了水稻面积的发展。故开源节流,提高水的生产效率(指每立米灌溉水获得的产量)是灌溉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几年来,我省的灌溉试验及实践表明,间歇灌溉及利用回归水灌溉,是水稻灌区开源节流,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蒸渗计(Lysimeter)是测定农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基本设备,同时亦可用以研究有效降雨量、土壤水分入渗、潜水蒸发、适宜地下水埋深、作物灌溉制度等。本文介绍了常规蒸渗计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方法,为建造符合《灌溉试验规范》要求的蒸渗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的灌溉用水量比旱田作物大,但水稻的田间净需水量一般只占总引用水量的一半,大部分灌溉水被消耗在田间的无效用水和渠系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提高了工程造价,浪费了有限的劳力和物力,增加生产成本,限制了灌溉面积的扩大,并引起地下水上升,召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因此,节约用水是今后发展水稻生产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