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1.
1983~1985年,以黄口乡5000亩棉田为试点,研究了主要害虫棉蚜、棉铃虫、棉叶螨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问题。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综防比单一化防不仅投资少,增产显著,而且生态效益较好。每百斤皮棉的农药费用由综防前的13.6元,下降为2.8元。皮棉亩产达到了76公斤,综防增产效果为10.5%。1、改革种植方式。棉田由连片种植改  相似文献   
2.
1984年,我县使用恶草灵在6500亩早造稻田进行化学除草试验示范,取得了比较满意的较果。普遍认为、恶草灵有除草效果好、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正> 一、历史与现状小麦是萧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都居各种粮食作物的首位,在全年粮食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来,特别是60年代后,在粮食作物上提出了“主攻小麦”的战略思想,萧县各级党政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努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纵观萧县小麦生产的历史,在产量上实现了“五次”大突破。1949年平均亩产只有37.5公斤,1955、1972、1982和1983各年亩产分别达到51、101、173、247公斤,依次突破50、100、  相似文献   
4.
试验在肖县黄口公社的胡庄、王堂二处进行。两个处理,一是地膜全覆盖,二是直播。以直播田为对照。每小区0.1亩,三次重复,共6个小区,试区面积0.6亩、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5.
1984年8月2日,我县在黄口乡西河村,用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微生物实验工厂生产的苏云金杆菌(B.t)乳剂,进行了防治三代棉铃虫大田小区药效试验。 该项试验4个处理,2次重复,共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0.1亩,各处理是:B.t乳剂200、250和300倍液,喷清水作对照,田间小区其它因素相同。每处理定点定株调查百头棉铃虫幼虫。8月2—4日为卵盛孵期,喷药时间8月2日,喷药液量每小区10斤。喷药1天后各处理无死虫,喷药后3、5、7、9各天检查,200和250倍液的死亡率都是100%,3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94.9、96.8、100、和100%。因而肯  相似文献   
6.
棉绿盲蝽寄主多,活动范围广,全年发生5代。越冬卵孵化后先在棉田外取食、活动,三代起陆续迁入棉田繁殖危害。近两年,我地湖桑面积扩大,并套种蚕豆、黄花作物等,4月中下旬一代盲绿蝽若虫盛期,湖桑田内虫量极大,为绿盲蝽的主要虫源田。据观察,湖桑枝上若虫自二龄起向套种作物上转移。因此建议: 1.提倡湖桑田套种绿肥等作物,次年在一代绿盲蝽三至四龄若虫盛期埋青,不仅增加土壤肥力,并可减少虫量。要注意从四周  相似文献   
7.
肖县黄口棉区害虫主要天敌优势种是瓢虫、草蛉、蜘蛛3大类。近两年防治棉花害虫的主要农药品种多是有机磷类、菊酯类及有机氯杀螨剂,对天敌的杀伤很大。1984年我们把几种农药对棉虫天敌的杀伤作用进行了试验。 一、试验方法 1984年6月27日—7月6日在黄口乡杨各村进行。分8个处理,2次重复,每小区面积0.1亩,小区顺序排列。药液用量均为120斤/亩,8个处理是:  相似文献   
8.
<正> 1981年秋种前,萧县剖析了全县自1976年以来小麦产量不高、长期徘徊的原因:一、由于小麦高产品种和中产品种种植面积比例严重失调;二、土壤养分和施用氮、磷化肥比例严重失调。采取了针对性的有效措施,1982年小麦生长中后期虽然受到严重干旱和连续阴雨等灾害的影响,全县9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仍达到338.8斤,总产3.05亿斤,平均每亩比1981年增产54.5斤,总产增加4,910万斤,打破了长达六年的徘徊局面,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条带撤施草木灰、喷洒过磷酸钙澄清液对四代棉铃虫落卵的驱避作用,以促使棉铃虫产卵集中,达到聚歼之目的。1983年在萧县黄口公社的西河、黑娄、杨阁三个试点同时进行。试验设有: 1、喷施2%过磷酸钙澄清液每亩100  相似文献   
10.
油果花生是江苏省射阳县高产优質的农家品种。1965年春,我县引种五百余斤,在全县十处进行了試种,計十三点七六亩,平均亩产二百五十五斤,較当地品种把子花生七点九亩,平均亩产九十八点九斤,增产158.2%。黄口基点播种的一点零八亩,亩产三百五十斤,較对比田二点九亩,平均亩产六十六点二斤,增产四倍多。通过一年的实践,油果花生表現出下列特点。1.具有丰产株型,适于密植。油果花生分枝直立丛生,株型紧凑,茎粗叶壮,結莢多集中在第一分枝上。据龙城农技站观察,单株第一分枝为四点三五个,結果二十一点九个,第二分枝一点三个,結果零点二七个,莢果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直径一般只有十四至十七厘米,最大范围不超过二十五厘米,因此,宜于密植,一般每亩六千穴以上,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