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僵虫似蚕,体表黄色,足8对,气微腥,味微苦。子座近圆筒形,棕褐色,柔韧细长,上部稍膨大,顶尖不孕。子囊壳基生,卵形。子囊细长,丛生自子囊壳基部,有顶帽。子囊孢子2(4)个,线形多隔,不断裂。无性阶段菌种(中国被毛孢),生长缓慢,分生孢子梗单或簇生,分枝轮状,产孢细胞瓶形,分生孢子肾形至椭圆形,单孢,2个-4(6)个被一粘膜包围。  相似文献   
2.
化学肥料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研究了化学肥料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该病菌丝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磷肥对该病菌丝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钾肥则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长有粉状病原物的蝙蝠蛾幼虫虫体上分离、鉴定了一种真菌,并用分离的菌进行了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侵染后幼虫表现出所分离死虫虫体的病害症状,确定该菌为拟青霉病的病原物,经鉴定为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不同温度下致病力表明,该病在10~25℃、感病后7d死亡率达50%以上,感病后21 d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寄主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的一般规律,以使感染取得成功。方法: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同龄期的幼虫接种及经一定时间接种感染。结果:寄主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以拌人饲料接种法感染率最高,为80%左右,幼虫最适宜感染的虫态为3-4龄,从接菌到感染成功需要50d以上。结论:冬虫夏草菌侵染寄主幼虫可以在人工控制下进行,最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为全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连作障碍已成为黄连生产的重要难题,其中病害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黄连病害的田间及走访问卷调查,黄连的主要病害有6种,并分析了黄连主要病害的防治策略,为进一步研究黄连病害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6.
瞿显友  银福军  曾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29-15230
以石柱黄连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的发芽床、温度、光照及不同生理时期的黄连种子,观察其萌发特性以寻找最佳萌发条件,提高成活率。结果表明。黄连种子发芽率低,发芽期长,贮藏期应不低于180d,在12℃、低光照的土床环境下发芽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药剂。[方法]以采自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GAP基地的病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碳源和氮源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选用不同稀释倍液的8种药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黄连白绢病菌的生长和产生菌核的最适培养基为CMA和PDA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病菌在15~35℃范围内均能生长,30℃为最适温度。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60℃和65℃(处理时间10min)。8种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甘露醇是最适碳源。7种供试氮源中,氯化铵和硫酸铵是最适碳源。40%氟硅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96.6%。99%恶霉灵30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的次之,防效均达93.3%。[结论]氟硅唑、恶霉灵和代森锰锌药剂对黄连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中施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形成规律,为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将老熟待僵化的幼虫,在不同温度、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条件下培殖,观察子实体形成与伸展情况。研究表明,子实体分化与形成需要0℃左右低温刺激,变温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子实体的生长还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及高湿环境,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应保持基质含水量为60%~80%,相对湿度95%~100%为宜;微弱的光照都能诱导子实体产生,子实体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环境因子对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及伸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不同产地主要食料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伍晓丽  钱敏  曾纬 《特产研究》2007,29(4):52-55
对重庆(渝)和四川(川)产珠芽蓼根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渝产珠芽蓼根茎的灰分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川产珠芽蓼根茎,水分和粗脂肪显著低于川产珠芽蓼根茎;渝产珠芽蓼根茎的K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川产珠芽蓼根茎,Mg、Fe和Mn 3种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川产珠芽蓼根茎;K、Ca、Mg3种含量最多的元素排序中,渝产珠芽蓼为"K>Ca>Mg",川产珠芽蓼为"Mg>K>Ca"。渝产珠芽蓼根茎的水解精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川产珠芽蓼根茎,并且差异显著(P<0.05);渝产珠芽蓼根茎的游离精氨酸和游离谷氨酸的含量分别低于川产珠芽蓼根茎,并且差异显著(P<0.05);渝产珠芽蓼的精氨酸和蛋氨酸的总含量分别高于川产珠芽蓼,并且差异显著(P<0.05)。以上分析结果可能是渝产珠芽蓼饲养效果优于川产珠芽蓼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为人工饲料的配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栽培技术对尖头北虫草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液体培养基、菌种代数、栽培培养基养分和VB1含量、菌液接种量、补充液体成分等不同处理,按照常规方法栽培北虫草,测定子实体产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液体培养基成分对子实体产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F1代和F2代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栽培培养基养分和VB1含量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5 ml菌液的处理产量极显著高于接种2 ml菌液的处理产量(P0.01);补充清水和营养液子实体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天然有机物可以提高子实体产量;尖头北虫草菌种继代1~2次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栽培培养基营养液成分和VB1含量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足够的菌液接种量可以提高产量;培养过程中补充清水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