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这就为中职学校现代农业实用型人才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学的质量和实践水平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职学校要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要想使得中职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发展实践行之有效,能够更大程度的培养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要注重中职院校农类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的建设,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此文,将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通过描述中职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建设的背景,进一步的探索中职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的功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其构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瘤胃臌气通称气臌胀,是牛吃入容易发酵的饲料、临床上导致以瘤胃迅速积聚大量气体、瘤胃过度臌胀、嗳气受阻、呼吸困难及粘膜发绀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盆栽条件下,接种与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黄花蒿的株高、苗干重和根干重均显著增加,增幅均达到20%以上;接种AMF也改善了黄花蒿的根系形态,除了根系半径以外,根长增加了87.0%、根表面积增加了97.0%、根体积增加了10.7%、根尖数增加了38.4%、根分叉数增加了75.6%、根系活力提高了19.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未接种AMF的黄花蒿基质中的根系分泌物(NM-S)相比,接种AMF下黄花蒿基质中的根系分泌物(AM-S)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74.3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6.13%,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203%,有机酸的种类增多且含量显著提高;但接种AMF对黄花蒿水培液中根系分泌物含量的影响却呈现出了相反的作用。说明接种AMF有助于改善黄花蒿的根系形态,提高根系活力,在基质中促进根系分泌物的分泌,从而使黄花蒿汲取更多养分、提高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想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到其中,重点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涉农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一直都是中职农类学校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现代化政策的重要性保障,因此必须要重视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 设工作。本文主要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例,研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中职学校涉农专 业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展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促进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黄花蒿幼苗生长的理想基质,比较了6种不同基质以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基质中,泥炭∶河沙=1∶2基质中的黄花蒿种子最早出现萌芽及第1片真叶,发芽率、幼苗苗高、根长、鲜重、干重和菌根侵染率均最高,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后促进效果更显著.泥炭与河沙按1:2比例混合的基质可作为培育黄花蒿菌根化苗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6.
瘤胃臌气通称气臌胀,是牛吃入容易发酵的饲料、临床上导致以瘤胃迅速积聚大量气体、瘤胃过度臌胀、嗳气受阻、呼吸困难及粘膜发绀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西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与野生黄花蒿的共生情况及其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差异,为筛选对广西野生黄花蒿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高效菌株及推动AM真菌在黄花蒿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野生黄花蒿根际2~30 cm土样,分别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碳、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AM真菌孢子,观察记录孢子数量、形态并进行AM真菌类型划分和鉴定.[结果]不同采样点的野生黄花蒿均被AM真菌侵染,对野生黄花蒿的侵染率在29.15%~40.43%,其中崇左市土样的侵染率最高,南宁马山县土样的侵染率最低;10 g风干土样中的孢子数量以崇左市的最高(163个),百色田林县的最低(32个);不同样点的侵染强度为2~3级,属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样点的土壤pH在7.61~8.38,属弱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碳含量为5.15~58.08 g/kg,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4.71~551.20、98.70~595.00和66.89~547.30 mg/kg,不同样点间差异明显.AM真菌孢子密度、种类丰度(SR)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因采样点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从9个地区55份土样中共分离出42种不同种类的AM真菌.[结论]广西野生黄花蒿根际AM真菌的分布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土壤营养状况基本呈反比.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环境差异可能是造成AM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牛是草食动物。由于它具有特殊结构的胃和异常的消化功能,所以能够充分利用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转化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营养丰富的奶和肉以及其他畜产品。牛全身都是宝,大力发展养牛业,不仅可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营养食品,调整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增强人民体质,同时还可为轻工业和医药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养牛业也是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养牛业既可以缓解对粮食的压力,也可提高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这对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养育品质优良的仔猪,是保证养猪业发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关键之一。养育好仔猪是从合理选种选配开始的,这是为它打下丰富的优良遗传基础,同时在它各个生活阶段给予适当的培育条件,便它具有高度的生产性能。因比,既要抓好配种,怀孕,分娩与哺乳几个生产环节,还应当了解与掌握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种用价值高的种猪和肥育性能好的肥猪。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广西6个冬瓜和黄瓜产区的116株瓜类疫霉菌进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和中间型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8.6%和91.4%,以中间型菌株为优势菌群,所有样区均未检测到抗性菌株;待测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0.081 3~1.340 0μg/m 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16倍,平均EC50值为(0.274 6±0.092 8)μg/m L;116株瓜类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可将其单峰曲线作为瓜类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将烯酰吗啉对该病原群体的平均EC50值作为田间抗药性检测的参考标准。通过室内对敏感菌株进行药剂驯化选育20代,获得抗性指数大于2.0的抗药突变体3株;采用紫外线处理未获得有明显抗性的突变体。3株突变体的部分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突变体对寄主的致病力明显弱于其亲本菌株,突变株DRGL-4和DRYL-154菌株几乎丧失致病力;在不同p H及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部分抗药突变体菌丝生长率与亲本菌株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当前的管理水平和栽培模式下,瓜类疫霉菌抗药突变体群体在田间难以形成和发展,烯酰吗啉属于低抗性风险的用于防治瓜类疫病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