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我国动物蛋白严重不足的现状,本文指出昆虫是重要的动物蛋白质资源,并综述了昆虫的营养价值及可食用昆虫的种类,进而提出我国开发利用昆虫蛋白需采取先进的科学加工工艺等三种途径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网室条件下对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的产量效益进行了2年试验研究,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对其产量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花生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产量可以提高18%~41%(LER)。间作系统中起增产作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在水稻/花生为3:3和4:2的2种间作方式下,间作水稻分别比单作水稻产量提高58.9%和31.8%,间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与花生间作可明显提高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如在水稻单作、水稻/花生为3:3和4:2间作方式,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分别为21.2、24.9、22.8 g·kg-1,  相似文献   
3.
曹金留  任立涛  任爱华 《土壤》1999,31(3):141-143
烤田能显著提高稻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烤田期间土壤的速效性磷钾和碱角氮含量都有一个先降后升再略有下降的现象,但复水后又基本恢复到烤田前的水平,不同施氮量处理碱解氮含量,刚开始烤田时差距较大,烤田复水后明显变小;烤田能明显提高稻田土壤的硝态氮浓度而显著降低铵态度的浓度,但复水后又恢复原先的水平,因此,烤田对稻田土壤速效性氮磷钾,铵态氨和硝态氮的浓度影响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4.
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持续淹水和间隙灌溉两种典型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灌溉条件下N2O排放集中在施分蘖肥后的烤田期及随后复水期,烤田结束复水后持续9 d的N2O排放量占季节排放量的34.30%;持续淹水处理,在土壤追肥后且土温较高时同样观测到N2O的排放.间隙灌溉条件下,CH4排放峰值出现在烤田开始后的第3 d并在烤田结束前降为零,烤田结束复水后无CH4排放,水稻生长期CH4排放与土壤Eh呈显著负相关(r=-0.667**,P<0.01):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移栽后31 d至收获期间土壤Eh持续较低,CH4排放与土温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1).采样频率明显影响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量的估算,特别在水分变化剧烈的烤田期及复水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观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前茬是否施用稻草的爽水性稻田的甲烷排放情况。结果表明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规律性 ,烤田前甲烷排放量较大 ,烤田期间甲烷排放并不明显减少 ,但烤田后甲烷排放下降显著 ;前茬覆盖稻草对稻田甲烷排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水稻整个生育期稻田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甲烷排放通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出现两种类型的日变化 ;尿素用量对甲烷排放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水稻产量高低与甲烷排放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观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前茬是否施用稻草的爽水性稻田的甲烷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规律性,烤田前甲烷排放量较大,烤田期间甲烷排放并不明显减少,但烤田后甲烷排放下降显著;前茬覆盖稻草对稻田甲烷排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南部地区稻麦两熟土壤中尿素的氨挥发损失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采用连续气流密闭室法研究了江苏南部丘陵地区稻麦两熟农田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及其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麦田的氨挥发量(N)占施氮量的比例变化在4.07%~14.8%之间。尿素作不稻基肥地,氨挥发量为1.77%~5.57%,分蘖期为10.7%~16%,而孕穗期为5.3%~8.6%。无论是麦田还是稻田,施用尿素后,年际间氨挥发量相差显著。高温、长日照和低降雨量促进氨挥发。土壤水分含量对麦田的尿素氨挥发的作用可能大于温度对它的影响。稻田高郁闭度和尿素混入土壤均有明显减少氨挥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其养殖过程中各类疾病也经常发生,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猪流感,给人们带来不小打击。猪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进行科学救治,死亡率也是很高的,而且传染性较强,很容易给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对人们饮食安全也带来很大程度的威胁。所以,对猪流感进行有效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基层兽医临床角度对猪流感展开深入分析,提出具体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镇江丘陵区稻田化肥氮的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密闭室方法对镇江丘陵区典型稻麦轮作制度下的水稻插秧、分蘖和孕穗期施用尿素的氨挥发进行了测定,并对施肥后土壤pH的变化及其对氨挥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有明显的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损失率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有很大的差异,分蘖肥的氨挥发显著高于基肥和孕穗肥,受温度、植株状况以及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氮挥发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田面水的pH值在施肥后有明显的昼夜波动,而氨挥发损失受田面水pH值变化的显著影响。稻草对不同生育期施肥的氨挥发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期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分管理(持续淹水,分蘖肥后提前烤田、正常烤田和推迟烤田)对水稻生长期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水稻生长期N2O的排放集中在施分蘖肥后的烤田期间及随后复水的5~8天内。在此期间各处理N2O排放量占季节排放总量的70.30%~94.26%;烤田前淹水及后期干湿交替阶段有少量N2O排放。对持续淹水处理而言,N2O的排放通量是正常烤田处理的12.10%。提前烤田、正常烤田和推迟烤田的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188.56、158.48和147.84μg/(m2?h),随着烤田开始时间的推迟,N2O排放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