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生盘蚧Crescoccus candidus Wang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盘蚧属Crescoccus白生盘蚧Crescoccus candidus系王子清1977年采自云南大理,并于1982年建立生盘蚧属(新属),白生盘蚧(新种)。其副模系作者于1979年采自云南丽江。1983年至1986年以昆明温泉羊角村为基点,对其生物学习性及综合治理进行研究。该虫主要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青冈Cyclobalanpsis glauc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亦可为害苹果;是板栗树的主要害虫。在昆明地区一年一代,以雌成虫在被害枝条上越冬。雌虫产卵高峰期为6月中旬,初孵若虫涌散峰期为6月中旬,1龄若虫峰期为7月中旬,2龄若虫峰期为9月中下旬,雄虫羽化峰期为10月中旬,6月中旬,10月中旬是化学药剂防治初孵若虫及雄虫的有利时机。生命表资料表明各种自然因子致死率达97.8%,因此加强抚育管理,保护利用天敌,适期使用化学农药是治理白生盘蚧的主要措施。雨水冲刷,二种跳小蜂,长尾小蜂,瓢虫等是控制白生盘蚧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每10cm~2有虫19头可定为防治阈值。  相似文献   
2.
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华山松有害生物生态系统中,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间有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如果应用单目标对象的防治指标,常常会顾此失彼,出现材积损失率超出经济损害水平的危险。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就昆明市东川区二百二林场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对华山松的复合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和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它们间的这种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木蠹象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分级、蛹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以及发生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可分为4 级:正常木、初侵染木、近枯死木、枯死木。蛹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抽样部位以树干下部为最佳。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得出,在95 % 的可靠性下,影响华山松木蠹象种群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林木生长势  相似文献   
4.
华山松球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华山松球蚜 (PineusarmandicolaZhang)是华山松 (PinusarmandiFranch)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2 2 2林场为研究试验点 ,对华山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 ,首次发现了华山松球蚜的第一寄主丽江云杉 (Picealikiangensis (Franch .)E .Pritz .)和其有性世代。华山松球蚜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有有性世代 (以前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华山松球蚜仅有无性世代 ) ,它在两种寄主华山松和丽江云杉上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在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 ,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一部份卵孵化的具翅性母飞到丽江云杉上 ,产生有性蚜。有性蚜两性生殖产卵孵化为干母 ,以 2~ 3龄若虫在丽江云杉叶鞘中越冬。干母产卵孵化的若虫在丽江云杉上取食形成虫瘿 ,并产生瘿蚜。虫瘿破裂后具翅瘿蚜又飞到华山松上产卵 ,产生伪干母 ,伪干母 2龄若虫在华山松叶鞘和树皮缝中越冬 ,完成完整的生活周期 ;在没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 ,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另一部份卵孵化为留守型侨蚜在华山松上以孤雌生殖方式不断循环完成部分生活史 ,每年最多发生 6代 ,且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球蚜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是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域分布较广的乡土树种,也是大规模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约占长防林面积的40%,对长防林体系效益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华山松球蚜(Pineus armandicola Zhang)是华山松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同时还分泌大量的蜜露,引起煤污病,每年都有大量的华山松林受到危害,轻则降低林木生产量,重则导致整株林木枯萎死亡,尤其在中、幼林中发生最为严重.目前,对该虫的生物学及其天敌、危害情况、综防措施已有研究报道[1-3],而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报道较少.作者于1998-1999年对该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脂瘿纹(Cecidomyia yunnanensis Wu et Zou)是云南松(Pinus yunnensis)的重要枝梢害虫,以云南省江边林业局的冲头和鲁地林区为基地,在弄清该害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对云南松脂蚊天敌的保护利用进行了研究;以在森林生态系统内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效能,促进系统内生态平衡的理论为指导,提出在落实合理的林业技术措施的基础上,以保护和掊育林下植被,促进自然生防为主,结合修除当年被害枝条以及成虫期有限化防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美国民间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访华代表团的三位昆虫学家:Wisconsin 大学昆虫学兼林学教授 H.C.Coppel 博士、Purdue 大学昆虫学教授 C.R.Edwards 博士和美国农业部首席昆虫学家 R.C.Riley 博士,在云南省科技交流中心的安排下,于五月二十一日来我院进行科技交流。交流中心的朱秀文同志陪同代表团来访。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省江边林业局的冲头和鲁地林区为基地进行研究.对云南松脂瘿蚊(CecidomyiayunnanensisWuetZou)进行了形态描述,对生物生态学特性作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该虫5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确定了自然控制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了分析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决林业生产中华山松主要病虫害(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腐烂病、华山松木蠹象、华山松球蚜)综合治理的技术难题,首次提出了华山松主 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以华山松为保护对象,以4种主要病虫害为治理对象,做好预测预报,采取以预防为主,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在阈值原理调控下,科学地采取生物、物理、化不防治等治理措施,逐渐增加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其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最终达到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和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发展,为华山松生产谋取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脂瘿蚊,1973年首次在江边林业局发现,寄主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受害林木的枝条呈现瘿瘤,树势衰弱,针叶枯黄卷曲,影响寄主正常生长,严重时林木枯死。目前全局受害面积已达十万余亩,严重受害林区受害株率达79.6—100%,并有死株出现。云南松是云南省的主要用材和造林树种,若现在不着手解决这个虫害问题,让其自然蔓延,势必带来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