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凯  曹文茂 《耕作与栽培》1991,(4):19-20,15
夏播小麦在夏季比较凉爽的干旱丘陵山地种植,利用北方地区夏季自然降水集中的特点,在“立夏”以后播种。是使小麦种在两季头、长在两季中、收在两季尾的一种新种麦法。特别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春季干旱的一年一作的高寒旱区,夏播小麦避免了小麦春播时所遇到的干旱和成熟时所遇到的干热风的危害,充分发挥了小麦的高产潜力。它是北方地区新发展起来的早作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北方干旱丘陵山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增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坝下地区耕地面积约700万亩(包括张家口市),其中低山丘陵区和中山区500万亩,河谷盆地200万亩。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玉米、高粱、豆类和小杂粮,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地,又以莜麦、马铃薯为主,春小麦面积仅10万亩左右,且主要分  相似文献   
3.
夏播小麦幼穗分化的各个时期与生育时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全过程经历的时期为18—19天,比春播小麦缩短8天左右。其幼穗分化是在高温条件下(日平均气温26℃)完成的,是分化过程缩短的主要原因,但其分化期间所需的总积温(450℃)与春播小麦大体接近。其分化期间日平均可见光照时数(14小时)与春播小麦接近,完全可以满足小麦对光照的要求。夏播小麦二棱初期以前各分化期间隔时期与春播小麦相接近,二棱初期以后间隔时期比春播小麦缩短1—3天。其幼穗分化时期虽然比春播小麦缩短了近(1/3),但对穗部发育性状影响不大,而且结实小花数却增加了(每穗平均0.8个),结实率提高到70%左右,其原因可能与夏播生态条件下幼穗分化强度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海拔夏播小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夏播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的生态因素,是小麦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不同海拔产量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海拔在1200米以上是张家口坝下丘陵山区夏播小麦种植的适宜海拔范围,亦即全生育期日均温为14.7—19.8℃,灌浆期日均温为13.6—19.2℃.不同海拔与日均温、产量和生育性状回归关系表明,海拔由80O—1800米每升降100米,日均温减增0.9—O.8℃,亩产量增减141公斤,千粒重增减0.54克,植株高度增减3.7厘米.根据不同海拔梯度上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与产量的双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北纬39°50′的 蔚县,适宜品种以涿城1号为主,搭配公17和中7606;适宜播种期,在海拔1200米处为6月中下旬,1400米处为6月中旬,1600米处为6月上中旬,1800米处为6月上旬.而在北纬40°58′的崇礼县,适宜品种以公17为主,搭配涿城1号和中7606;适宜播种期,在海拔1200米处为5月中下旬,1400至1600米处皆为5月下中旬,1800米处为5月下旬.由于崇礼县比蔚县纬度北移1度,其播种期相应提早20天左右.小麦成熟期分别在当地早霜期之前的9月份陆续到达.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播种期,是由当地的温度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栽培的冬麦,多在秋、冬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栽培的春麦,在早春播种,当年夏季或初秋收获。而夏播麦类作物,则是利用前期自然降雨较多,后期天气晴朗凉爽的气候条件,在夏、秋季播种,当年秋、冬季收获。近些年来,世界上有些国家相继进行了麦类作物夏播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