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降低残留在农田中的二氯喹啉酸的影响,从河南省某农药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命名为WK1。菌株WK1能以二氯喹啉酸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菌株降解二氯喹啉酸的最适接种量为6%,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8,此时对初始质量浓度90 mg·L~(-1)二氯喹啉酸的降解率为42%。通过SDS-PAGE检测了在二氯喹啉酸胁迫条件下,WK1胞内和胞外蛋白的表达呈现出差异性。胞内蛋白的差异主要在30.0 kD与56.0 kD处,而胞外蛋白差异主要在31.0 kD处。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某矿渣堆放区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命名为Z3。抗逆分析表明,Z3是1株嗜碱耐盐的好氧菌。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Z3还原Cr(Ⅵ)的最适温度为36℃,最适p H值为9. 0,对70 mg·L-1Cr(Ⅵ)在24 h的还原率高达92%。Cr(Ⅵ)还原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静息条件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在生长状态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