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土壤管理对枇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管理试验,提出了适宜安康丘陵山地栽培枇杷的土壤型类型和施肥种类、配比方法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施肥与土壤管理对枇杷幼树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肥与土壤管理试验,研究了枇杷幼树的生长与结果特性.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区采用水平带+大穴整地,在砂壤土营建枇杷园,栽植成活率达83.3,单株抽枝数12.6个,幼树生长健壮;幼园内套种豆类,秋施基肥,春、夏每株追施0.5 kg复合肥+10 kg农家肥,挂果株率42.9,单株产量1.7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总糖8.6,总酸0.6,可有效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应用综合防治的技术防治枇杷梨小食心虫,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危害程度,使虫果率控制在4.2%。  相似文献   
4.
大枇杷足市场上的高档、珍稀水果。它紧跟樱桃上市,果子金黄,风味颇佳,营养丰富,酸甜适度,深为人们喜爱。除鲜食外可加工成糖水罐头,是水果罐头的极品,出口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其发展与否,既关乎区域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良种筛选和苗木繁育 良种筛选。经过多年对从福建、四川引回的30多个大枇杷品种进行栽培观测、对比试验、抗冻观测、抗病虫试验、丰产性能和单果重量对比试验,从试验结果看,各品种花蕾抗低温能力,平均亩产量和平均单果重量和其它品种比较有明显的品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安康市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市核桃园目前普遍存在因实生繁殖、栽植管理粗放等导致的果品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收益不高等问题,对此采取高接换优、土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并对改造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平均为86.6%,低产改造后,单株结果数、干果果个、果形指数、果壳厚度、单仁重、出仁率等性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综合改良技术能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值得在安康市及环境和生产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防治花椒病虫害的为害,通过对安康花椒园区和基地定点不定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安康花椒的主要病虫害共有15种,虫害9种,病害6种。其中花椒蚜虫和花椒窄吉丁为主要虫害,花椒锈病、花椒黄化病为主要病害,本文针对最为严重的“两虫两病”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花椒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花椒产业在安康优质高产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秦巴山区核桃林增产增收,在秦巴山区特定气候条件下,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核桃林的改造效果,确定最佳的改造时间与措施。结果表明:高接换优是提高秦巴山区低效核桃林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秦巴山区春季核桃高接换优的最佳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接穗应随采随接,接穗髓心应1.0mm,且无病虫害;嫁接方式以插皮舌接成活率最高,嫁接后将接口和接穗用薄膜包裹严实,可使高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主干放水是影响高接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秦巴山区枇杷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陕西安康枇把产区为试验基地,从园地选择,苗木栽植,土壤、水分及肥料管理,疏花疏果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枇把生长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秦巴山区的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区枇把生产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