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论证了良好的生产技术在水稻优质米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良种与良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品种搭配、耕作改土、早育稀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适时收割、精细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关键性的生产技术措施。并指出了耕作中年度间的轮耕、深浅交替、插秧中的少本移栽,施肥中的氮肥施用时期适当后移,收割时期的黄化完熟率等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寒地稻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适宜方式、适宜量及微生物促腐菌剂施用方法、氮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稻田耕作关系到水稻的高产及能源和劳力的消耗,在协调用地养地关系、发展水稻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水稻土由于受长期渍水及经常在软烂的耕耙影响下,土体不如旱地土壤松散,表现较强的嫌气状态,坚实或粘重而缺乏大结构孔隙,耕性较差。尤其北方寒地稻作区,具有耕种面积大,劳力紧张,农时紧,有效耕作时间很短,杂草基数多,不易防除等特殊性,给稻田耕作带来许多矛盾。致使目前大面积水稻生产实践中,盲目耕作、粗放耕种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而垦区水稻面积发展缓慢、上下波动、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其中不合理的耕作是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由于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农业持续跨跃式发展。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到2000年已经发展到160余万公顷,总产占粮食产量的50%以上,已经成为拉动我省粮食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振兴黑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使黑龙江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因此,水稻的品质与产量都将直接影响垦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对于水稻收购,黑龙江省新粮收购将按国家规定的新标准执行。新标准在水稻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谷外糙、黄粒米率、异品种粒率、不完善粒率等诸多方面,比过去的标准都有所提高,而且…  相似文献   
6.
水稻常规栽培法 ,由于稻田长期滞水而处于较强的还原状态 ,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 ,直接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 ,产量难以提高。垄作覆膜半旱式栽培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垄作扩大地表面积 ,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地温。覆膜后日均土温比常规增加 3 2~ 6 2℃ ;②通过垄体覆光解膜减少地表水份蒸发 ,利于节水、保温灭草 ;③通过垄体夹心肥 (基、蘖肥一次深施 )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2 5%~ 30 % ,并促进水稻根系下扎 ;④通过半旱式 (半沟水 )节水灌溉 ,改善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活化土壤的潜在肥力 ,尤其在水稻生育前期速效磷、钾、水解N明显提高 ,使水稻根系生长旺盛 ,粗壮且白根多 ,根量高于对照 1倍 ;反映在地上部 ,植株分蘖明显增加 ,个体发育健壮 ,有效叶面积增加 ,收获穗数增多 ,增产 2 6 7%~ 4 4 9%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是人工妁合的稻鱼共生体系。不过现行的稻田养鱼与传统的“原始合作型”有着根本的区别。我国有约二千年的稻田养鱼历史,但由于历史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加之目的性不正确、管理粗放,往往一哄而起,一哄而落;在吃大锅饭及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稻田养鱼事业几乎天折,真正做为一门促进稻谷增产、省力经济的稻田生态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证了良好的生产技术在水稻优质米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阐明了良种与良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品种搭配、耕作改土、旱育稀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适时收割、精细加工等方面 ,提出了关键性的生产技术措施。并指出了耕作中年度间的轮耕、深浅交替、插秧中的少本移栽 ,施肥中的氮肥施用时期适当后移 ,收割时期的黄化完熟率等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垄作覆膜半旱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常规栽培法,由于稻田长期滞水而处于较强的还原状态,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直接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是育难以提高。垄作覆膜半旱式栽培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垄作扩大地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地温。覆膜后日均土温比常规增加3.2-6.2℃;②通过垄体覆光解膜减少地表水份蒸发,利用节水、保温灭草;③通过垄体夹心肥(基、蘖肥一次深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25%-30%,并促进水稻根系下扎;④通过半旱式(半沟水)节水灌溉,改善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活化土壤的潜在肥力,尤其在水稻生育前期速效磷、钾、水解N明显提高,使水稻根系生长旺盛,粗壮且白根多,根量高于对照1倍;反映在地上部,植株分蘖明显增加,个体发育健壮,有效叶面积增加,收获穗数增多,增产26.7%-44.9%。  相似文献   
10.
惠满丰活性液肥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寒地水稻的需肥特点,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惠满丰活性液肥在寒地水稻上的施用时期和施用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处理3个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主处理与副处理间互作不显著,相互独立,以4期喷施每次用量在2250ml/hm^2左右时产量和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