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文章针对红塔区荷兰豆种植过程中蓟马等害虫发生危害严重问题,在明确蓟马、斑潜蝇发生规律,以及对各项防控技术研究基础上,集成构建了包括清洁田园、连片种植、吡啶类药剂喷洒、色板诱杀的荷兰豆种植过程中蓟马等害虫的防控技术模式,并对该技术模式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玉溪市低热河谷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此区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5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至7月达到高峰。同时,不同海拔不同作物桔小实蝇发生危害也不同,为桔小实蝇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本市荷兰豆种面积推大,潜叶蝇在荷兰豆上危害也加剧发生,而且传播蔓延又快,防治困难极大,给荷兰豆的产品和质量带来较大影响。2016年我们选择了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等5种药剂在荷兰豆进行潜叶蝇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2种药剂第11 d防效较好,分别为87.23%、80.11%,持效期长,因此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是目前防治荷兰豆潜叶蝇的理想药剂。生产中应采取每7~11 d用药1次,喷药时,以豌豆中、上部叶片背面为重点,全株喷雾。  相似文献   
4.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危害茄科作物的重大入侵农业害虫,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田间危害特征及防虫网对番茄潜叶蛾成虫的防控作用,为防虫网在温棚的使用提供技术指导。利用防虫网+性诱剂的方法,分析番茄潜叶蛾的田间治理效果。采用田间观察和五点取样的方法,进行番茄潜叶蛾危害调查。在不同番茄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监测到防虫网与对照处理的番茄潜叶蛾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一致。苗期,‘德尔6’和‘粉帝F1’防虫网和对照处理的平均虫量分别为18.76、24.97只/板和75.92、87.71只/板(P>0.05);防虫网对两个品种的番茄潜叶蛾隔离率分别为39.10%和21.32%(P<0.05)。花期,‘鸿图’和‘粉帝F1’防虫网和对照处理的平均虫量分别为52.56、61.12只/板和53.85、64.05只/板(P>0.05);防虫网对两个品种的番茄潜叶蛾隔离率分别为22.95%和19.35%(P>0.05)。果期,‘德尔6’、‘鸿图’和‘粉帝F1’的防虫网和对照处理平均虫量分别为53.90、58.52只/板;47.52、65.79只/板和66.37、85.46只/板(P>0.05);防虫网对3个品种的番茄潜叶蛾隔离率分别为24.20%、28.93%和26.83%(P>0.05)。防虫网处理对3个生育期下的3个品种间的平均危害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防虫网处理的平均危害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差值达8.38%。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叶片或果实的平均危害率主要与潜叶蛾的早期虫口量相关。14目防虫网对番茄潜叶蛾具防控作用,隔离率最大为39.10%。  相似文献   
5.
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2015—2018年连续4年对失管或半失管果园柑橘木虱发生动态监测,2016—2018年开展防治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板+性诱剂'诱捕效果最好,9%阿维·唑虫酰胺SC2500倍液等5种药剂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在木虱发生高峰期采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后,2016—2018年管理果园共诱集到柑橘木虱18头,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玉溪市柑橘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溃疡病是由柑橘黄单胞柑橘属亚种引起的致病力最强、蔓延最广泛的危害柑橘产业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被列为国内外检疫对象。近年随着冰糖橙、茂谷柑、沃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云南玉溪市柑橘溃疡病的发生逐年增加。2014—2018年,我们对柑橘溃疡病发生进行监测,分析其发生规律和特点,开展防治技术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粘颗·苏云菌等五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4%乙多·甲氧虫和6%乙基多杀菌素防治小菜蛾有较好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第1 d防效均高于50%,药后第11 d防效高于90%;粘颗·苏云菌速效性较差,药后第1 d防效为15.75%,虫口减退率仅为8.33%,但表现出较强的持效性,在调查期间效果持续增强,药后第11 d虫口减退率达87.12%,防效达93.43%,为五种药剂中持效性最佳,同时对斜纹夜蛾、菜青虫有较好的兼治作用;5%阿维菌素和5%甲维盐效果不理想,防效低于80%。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择阿维·氯苯酰等5种不同的杀虫剂进行小菜蛾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药后3 d、5 d、7 d,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40 m L/亩表现较好,防效分别达74.98%、85.49%、79.07%,与20%除虫脲悬浮剂40 g/亩差异显著,具有较好的速杀性能;苏云菌杆菌悬浮剂60 g/亩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其他药剂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物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的温度效应及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优于油菜秸秆覆盖和半腐解松毛覆盖,但三者在雨天差异较小。栽后60 d前,地膜覆盖的烟株长势强于油菜秸秆覆盖和半腐解松毛覆盖。栽后65 d后,油菜秸秆覆盖和半腐解松毛覆盖的烟株长势强于地膜覆盖。裸地无覆盖对照的烟株长势一直较差。油菜秸秆覆盖、半腐解松毛覆盖、地膜覆盖的干烟叶产量每公顷分别达2 904 kg、2 562 kg、2 218.5 kg,分别比裸地无覆盖对照增产48.9%、31.4%、13.8%。  相似文献   
10.
虉草是冬春季农田的恶性杂草,对小麦、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危害极大.近年来,在玉溪市一些麦类主产区虉草发生越来越严重,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2014年2-3月对玉溪市小春农田虉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虉草在玉溪市除华宁县和元江县未发现外,其余7个县(区)均有发生,分布乡(镇)29个,分布率为38.67%,小麦、大麦、油菜、蚕豆4种作物的种植田块均有发生,田块发生频率为15.93%,面积发生率17.38%,综合危害指数4.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