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NOD小鼠的遗传学特性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定期测定NOD小鼠的体重、血糖,统计繁殖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图,检测遗传位点,镜检病理学特征等方法,对NOD小鼠的遗传学特性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32周龄♀、♂小鼠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非糖尿病小鼠的受孕率为86.7%,而糖尿病小鼠的受孕率仅为53.3%,两组也差异显著(P<0.05)。小鼠发病后体重随周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至死亡时平均体重仅为发病前的60%。NOD(14♀)小鼠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2d。NOD小鼠只有在所有胰岛完全或近乎完全破坏时才发生糖尿病,若仍存有少量未萎缩的胰岛,其血糖水平维持于正常范围内。NOD小鼠在所检测的生化标志基因位点上,等位基因全部为纯合子,基因型一致,因某些位点不同程度地参与糖的代谢过程,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机抽取我国不同地区6个群体28、56和112日龄的昆明小鼠,称其体重,并对其全长、头长、体长和尾长进行测量,计算肥满度。发现KM小鼠外部形态数量性状随生长发育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其中28和56日龄增长最快。头长和体重在性别上的差异出现较早(28日龄),而体长和尾长出现较晚(112日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体长对肥满度皆呈负性作用,全长和体重呈正性作用;对肥满度协同作用最大的数量性状雌性为头长和体重,雄性为体重和体长。提示在优化我国昆明小鼠时可因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外部形态数量性状参数。  相似文献   
3.
我国昆明种小鼠(KM小鼠),大多数采用随机交配法繁殖。本文对远交系昆明小鼠某种群随机取样40只,检查了在4个生化位点(Hbb、Es—1、Es—2、Es—3)上的标记基因。根据监测结果统计了被检小鼠在4个位点上基因型的分布和基因频率。为研究KM小鼠遗传背景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