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研究生物降解膜覆盖对春季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设生物降解膜、可降解麻地膜及小拱棚覆盖3种处理,实时监测不同覆膜方式下土温变化的趋势,考查不同处理芦笋的出笋时间、嫩茎产量、品质和降解膜的降解情况等。结果表明,生物膜覆盖处理比对照小拱棚提早2d出笋;生物膜覆盖前期增产效果显著,较小拱棚高66%;生物膜处理1级笋率、笋头紧密度、单支笋重均优于小拱棚,生物膜降解情况明显优于可降解麻地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芦笋优系T2-32-6嫩茎为外植体,通过不同茎段部位外植体灭菌效果比较、诱导增殖与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优化了T2-32-6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嫩茎的绿色部分是适宜的外植体材料;适宜芦笋茎段诱导、增殖丛芽的培养基为MS+0.2 mg·L -1 NAA+0.3 mg·L -1 6-BA,易形成鳞茎盘,利于诱导生根;1/2MS+0.05 mg·L -1 NAA+0.05 mg·L -1 KT+0.5mg·L -1嘧啶醇的激素组合培养基生根率较佳,可达80.6%。本研究为芦笋优系T2-32-6的种苗组培扩繁和生产试验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鲜食花生在萧山区发展较快,全区种植面积1500余hm2,但目前尚无较完整的施肥技术方案,农民施肥存在较大盲目性。研究分析了目前鲜食花生肥料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磷肥用量过多、农户间用量差距较大、氮磷钾配置不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鲜食花生的肥料使用技术,即采用一基三追法施肥,每667m2施纯氮12kg、K2O4~6kg、P2O54kg。  相似文献   
4.
引种10个种源的西红花(编号1~10),比较生长过程的性状差异。结果显示,6号和9号种球的重量和花丝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种球,且二者的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较早,终花期较晚。同时,在发芽率、芽直径、新生球直径和新生球高度均有良好表现。综合考虑认为,所引10个种源的西红花中,6号和9号种球比较适合引种到本地区。本次引种也为以后高效优质的西红花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芦笋种质资源农艺学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搜集的国内外64份芦笋种质资源进行农艺学性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株高和茎秆数差异较大,株高大部分集中在60~85 cm,茎秆数大部分集中在5.75~8.25根;潍H2-4和井冈701的株高和茎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Atals和NJ956的株高和茎秆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大部分品种的株高和茎秆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6个芦笋品种发生茎枯病,但每个品种只有1株出现病害,病害较轻,这可能与田间管理和调查时的天气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膜覆盖对冬季芦笋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共设置了5种不同处理。观测不同规格下芦笋的嫩茎品质、产量、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6 μm可降解膜覆盖处理对芦笋正常生长无影响且可提高芦笋的外观品质,增加优质笋的产量;在采用6 μm厚度、不同宽幅的可降解薄膜覆盖处理下,11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产量具有促进增长的作用;90、10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优质率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16个芦笋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营养物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潍H2-4和潍H1-4的第1分枝高度、散头率以及年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14个芦笋品种(系),且二者病情指数较低,嫩茎直径适中,同时在营养物质方面也比较有优势。综合考虑这二个方面,在浙江地区最适合种植的芦笋品种是潍H2-4和潍H1-4,值得在同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棚绿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近年来芦笋在国内市场也日益畅销,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限制,浙江芦笋生产受病害影响较为严重,芦笋产量不稳定,产品质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为规范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