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1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阿魏蘑是干旱草原上的一种菇菌,它因寄生在一种药用植物阿魏上而得名,阿魏蘑肉质细嫩,味美可口,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较高。阿魏蘑还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我厂从1996年开始引进栽培,生物学效率达60%~85%。现将袋栽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季节 阿魏蘑出菇适宜温度在8~25℃,以15~20℃生长较快,品质亦较好。本厂安排在7~8月繁殖母种、原种,9~10月做生产菌包,11~翌年4月可进行出菇栽培。 2原料与配方 阿魏蘑是一种腐生或寄生兼有的菌类,常生长在大型草本植物阿魏的根茎上,人工栽培常  相似文献   
3.
1 栽培季节 灰树花栽培季节较广泛,一般从春分到夏至也就是4月初至6月底前都可以进行栽培,但以早春栽培最为适宜。2 栽培方法21 挖畦:栽菌块的前一天,在选好的场地内,按东西走向把畦挖好、并放入半槽或满槽的水。以保证畦内的充分湿度要求。挖畦标准:要求是东西走向,...  相似文献   
4.
5.
6.
7.
灰树花室外仿野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山 《食用菌》2001,23(1):33-34
近年来,灰树花由单一的室内袋栽发展到室外仿野生栽培,从而提高了产量。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制种时间 灰树花适宜出菇期为5月中旬~10月上旬,菌袋覆土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至下月底,所以制菌袋应安排在2月上旬,原种应在10月底到元月初开始制种。2 菌袋制作 一般以板栗树为主的壳斗树材最为理想。其配方:棉子壳42%,栗木屑40%,麸皮16%,红糖、石膏、微肥各1%。pH5。5~6.5,含水量60%。装袋(17cm×30cm×0.045cm聚丙烯),中间打直径 1.5~2cm的孔,深为2/3袋。套上套环和塞棉…  相似文献   
8.
灰树花子实体肉质,有柄,多分枝,末端着生扇形或匙形菌盖,重叠成丛.子实体大小为40~60厘米,平均重量为3~4公斤,菌盖宽2~7厘米.子实体灰色至淡褐色,干品形同佳丽舞裙,故名“舞茸“,是脍炙人口的营养保健食品.其主要的栽培技术为:   1.栽培季节从春分到夏至(4月初至6月底前)都可以进行人工栽培,以早春栽培最为适宜.   2.栽培方法①挖畦:栽菌块的前一天,在选好的场地内,按东西走向把畦挖好,并放入半槽或满槽的水.以满足畦内灰树花菌丝生长的湿度要求.畦宽40~50厘米,长3米左右,深25~30厘米,畦与畦的间隔以70~100厘米为宜.②排放菌块:在排放菌块前,先把畦底面撒上薄薄的一层石灰粉,再撒上一层约1厘米厚的土,然后放菌块.在离畦较远处,把菌袋的棉塞、套环、塑料袋全脱掉,将菌块放在干净的筐内,横摆4~5个菌块,一个紧靠一个摆满整畦.在摆菌块时要求不能带进有杂菌的菌块.③覆土:畦内菌块排好后,上面立即覆土,厚度1~2厘米,填土时先填周边,后填中间,先细土填隙,后粗土填平,畦面以高出地面15~20厘米为宜.④护边:护边是把畦的周边全部用塑料薄膜或纤维袋子剪成适当宽度,把畦的周边包上,不让泥土流入畦里,在护边的同时要把各畦间的排水沟、人行道搞好,以利于管理.护好边后,在畦面上浇一次轻水,如有露出表土的菌块,要重新填好,然后在畦面上放一层栗子大小的石子.⑤搭棚:在每个畦的表面上,都要搭建一个略大于畦的小棚.小棚分拱型和坡型,高度20~30厘米,棚的支架可用木条或木棍,木条间隔40~50厘米,并要固定好.上面放好塑料薄膜,膜的南面一端可以用土压实固定,北面不固定,以便于通风换气、浇水观察等方面的管理.薄膜铺好后,即可把事先准备的草帘子压在小棚上.畦的两端要长期留有通风孔.   3.管理早春排放好菌块后,一般7天内不宜放大水,应根据土质保水性能的不同,每日或几日适当放水一次,以保持畦面干燥,小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7~15天以后适当增加放水量,每天上水1~2次,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左右.   出菇前期,应注意好四个环节,即湿度必须合理,子实体原基上的水珠不能用水冲掉;小棚内的空气湿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要适当减少光照强度和通风量;控制棚内温度不能过高,应保持在20~25℃之间.   ……  相似文献   
9.
以东华虎奶菇1号和临川虎奶菇0121为研究材料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两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稳定性、生物学转化率、抗杂和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临川虎奶菇0121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长势、生物学转化率和抗病能力均优于东华虎奶菇1号,为优良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 (因主要发生于刺芹Eryngiumcampestre枯死的植株 (根 )上而得名。)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福建三明真菌所从 1993年底就开始进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给栽培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杏鲍菇具有菌肉肥厚 ,质地(菌盖和菌柄 )脆嫩 ,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 ,被称为“平菇王” ,并且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适合于保鲜、加工烹调 (可以与肉、鱼合一烹饪 ,尤宜油炸到边缘焦脆 ) ,极受消费者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