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歙县南部的十九万亩土地上实行一年三熟套种輪作制,一般年产量在五百至七百斤,高于当地旱地、水田的两熟栽培。它的套种輪作方式很多,归納起来有三种类型:一是小麦——大豆——玉米;二是小麦——大豆——粟;三是蚕豆——大豆——玉米(或粟)。以第一种类型最普遍,面积約占三熟制的85%以上;第二种类型只占10%左右。小麦——大豆——玉米的套种輪作方式是:单行小麦行距一点八尺左右,于小麦拔节、孕穗期的“清明”前后,在行中套两行彼此靠攏的六月大豆;“小滿”前后小麦陆續完熟,大豆已到初花期,这时再靠小麦边套种中熟玉米;“霜降”后“立冬”前玉米还在成熟阶段,就在玉米行間套种小麦。值得提出的是,群众总习慣先种玉米,然后再割麦,目的是使玉米能早播,使玉米苗在大豆封壠前赶上大豆苗高,以免遮阴影响生长。小麦——大豆——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