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6种木屑培养基对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银耳菌种培养基的优化以及银耳的优质高产提供资料。[方法]6个适生银耳树种作为培养基[①青冈木[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木屑73%;②柿树(Dio-spyros kaki L.f.)木屑73%;③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木屑73%;④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ehira)木屑73%;⑤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木屑73%;⑥拟赤杨[Alniphyllum forutnei(Hemsl.)Makino]木屑73%。以上各配方均加入25%麦皮,2%石膏粉;含水量63%]进行多批次银耳菌种生长试验。[结果]在6种树种培养基上银耳均能较好地生长,但不同树种培养基对银耳的各种生长指标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刨花楠最好,拟赤杨最差。在青冈木上银耳菌丝生长慢,长势旺盛,有较好的草绿色,生物学效率较高,干品转化率达11.5%,品质也较好;柿树、盐肤木、乌桕各方面表现一般。[结论]作为银耳培养基原料林的6种参试树种,它们都适合银耳菌种生长,就适合程度而言,刨花楠是最好的银耳培养基原料,其次为青冈,接着依次为乌桕、盐肤木、柿树、拟赤杨。  相似文献   
2.
红菇菌种分离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菇菌种分离实验戴维浩(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352200)红菇属中国已知47种,其中食用25种、药用16种、有毒6种,药用的16种中8种有抗癌作用。正红菇是人们熟悉的野生食用菌,由于它味美、色艳、营养价值高,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等药理作用。所...  相似文献   
3.
银耳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杨梅霜菌污染,该菌属一种放线菌,其分类未详,菌丝形态见图1。被污染的银耳菌棒接种穴处不产生白毛团或少生白毛团,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为银耳的伴生菌,隶属炭角菌目,炭角菌科,  相似文献   
4.
使银耳优质高产,除在培养条件方面加以充分满足外,应对银耳菌种是否已开始衰弱钝化,加以早期鉴别,这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表明,一株优质高产的银耳菌株,经沿用七年,其银耳菌丝生活力约降低三分之一,羽状菌丝生活力约降低六分之一,生物学效率大约降低五分之一。这说明防止银耳菌种衰弱钝化非常重要。一、银耳菌种衰弱钝化的表现:银耳菌种衰弱钝化的主要表现是羽状菌丝发生生理性萎缩,生长速度明显变慢,银耳菌丝萌发时间明显延迟,菌丝发黄且生长稀疏,银耳  相似文献   
5.
图1银球金孢菇不同成熟度子实体银球金孢菇是由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于2005年3月在古田县吉巷乡前垅村菇农戴振华茶薪菇棚内发现并采集的茶薪菇变异体,经多次组织分离,提纯复壮选育而来的。由于该变异菌株子实体的菌盖下面有以菌柄为中心向外的直条纹菌褶,菌盖表面似银耳,由弯曲的菌褶组成(图1),幼时色白形似银球,菇柄如茶薪菇,菌盖上下的菌褶均能形成孢子,孢子成熟时呈茶褐色,在显微镜下镜检色如黄金,故命名为银球金孢菇。其生物学特性与茶薪菇相似,胱氨酸含量比茶薪菇高14.3%,粗蛋白含量比茶薪菇高10%。银球金孢菇的子实体口感脆嫩,味道鲜美独特,外观鲜艳。2007年在古田县吉巷乡开始示范推广,栽培10.3万袋,总投资8.24万元,产鲜菇21440千克,产值18.3万元,利润10.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房的选择银球金孢菇栽培房要求地势较高,平坦,近水源,排水方便,既保温保湿又通风,有较好的散射光。栽培环境要符合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栽培房长10米、宽4.8米、高4米,房的一头建2个门,门规格1×2(米),无门的另一头装两个等高可开合的60×140(厘米)玻璃...  相似文献   
6.
在银耳栽培过程中,不同菌龄的银耳菌种(栽培种),不同的栽培基质、培养温度,不同的菌种搅拌时间等,对栽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以在温度20~23℃条件下培养的不同菌龄的银耳栽培种,在常规基质中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银耳新菌株Tr01、Tr21及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田银耳Tr01、Tr21新菌株,于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现将该菌株特征特性及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