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霍霍巴(Jojoba)(Simmondsia chinnensis (Link)Schneider.)系黄杨科西蒙得木属常绿灌木状植物,原产美国、以色列,墨西哥的热带沙漠地区,具有很强的抗旱和抗盐碱能力。种子含液态蜡高达50%,经济价值很高,每英亩产值可达3,000—5,000美元。其用途十分广泛,在工业上是鲸蜡油、巴西棕榈蜡和蜂蜡的代用品,也是最高级的润滑机油,用于汽车上,可节约机油20%以上。在医药上,它是青霉素与四环素发酵中的一种极好的去沫剂,是治疗青春痘、秃头、皮肤防护的良好药剂,也是用于人工心脏的唯一润滑油。在化工上,可生产各种高级化妆品以及印刷油墨、漆布等。在食品加工上,用来生产口香糖和减食饮剂,提炼后还可作食用油。七十年代起,美国已形成“霍霍巴热”。科学工作者认为霍霍巴是属于可更新资源。目前,霍霍巴种植业在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兴起。近年来,我国的部份省(海南岛、四川、云南等地)也开展引种、试种工作。1979年,我省首次从美国引种,并在全省几个县、市农场进行多点试种。现将1979至1980年我们对霍霍巴的播种育苗试验研究工作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良的干果树种—苹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又名凤眼果,闽南旧称枇杷果,广东亦称富贵子.苹婆系梧桐科苹婆属木本淀粉植物,原产我国南部,现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和苏门答腊、日本等地.是闽南古老的观赏和干果兼用树种,常栽植于庭园内,未见有成片栽培.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栽培甚为普遍,早已视为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为了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区域优势,开发名、特、优品种,促进多种经营,现将苹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戴明建 《新农村》2007,(6):37-38
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增强科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是中央近年来对发展农村教育的要求。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重要基地的乡镇成校,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更有责任在实施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塘栖成校在实践中立足于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结合本区域经济特色,不断推进农科教结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又名非洲楝、寨楝、非洲红木、先加树.属楝科常绿高大乔木树种.原产于热带非洲的塞内加尔、几内亚、苏丹和乌干达等国家.世界许上多热带国家和地区已广泛引种,并取得很好成效.我国于六十年代初开始引种,在华南四省(区)的南部,已有较大量的试种,生长表现良好.本所于一九六三年从华南热作研究院引种试种.十多年的试种结果表明,非洲桃花心本具有生长快、适应性较强、材积大,材质好,价值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热带经济林木.  相似文献   
5.
珍稀果树——黄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又名黄弹,系芸香科黄皮属常绿小乔木果树.原产我国华南,现亚洲热带地区有栽培.我国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栽培面积较大,品种多而优,被称为“岭南佳果”之一.我省闽南地区有零星栽植,闽南人誉为珍稀果树.我所于七十年代,先后从广东、广西引入酸黄皮和甜黄皮等两个品种进行试种,至今已近十年.试种结果表明,黄皮果树适应性较强,生长和开花结果正常.八龄果树高达4米,冠幅3.5×3.8米,围茎粗度50厘米.实生树3至4年开花结果,嫁接树2至3年就可投产,单株可收获果实3.5—6公斤,6年生单株产果达15公斤.  相似文献   
6.
芒果是福建闽南的重要热带果树,它和香蕉、凤梨被誉为福建三大传统热带佳果.芒果原产于印度,公元632~645年间传入我国.芒果在福建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解放前,芒果栽培多为零星栽植,极少有成片栽培.建国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有关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积极地开展了芒果引种试种和推广栽培技术,芒果生产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芒果种植面积从1949年的1500亩发展到  相似文献   
7.
芒果、柿子和茶叶是安溪县三大传统特产,驰名国内外.安溪芒果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下,芒果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从1949年150亩扩大到目前的11000多亩,年总产量从1949年800担增加到1981年的10000担左右,已成为晋江和厦门等地、市罐头厂和蜜饯厂芒果加工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年供应量最高达7161担.在外贸出口,换取外汇,活跃特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8.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整个生育期要求高温多湿,冬季忌低温,更怕霜冻.当气温降至10~12℃时,对蕉株即有不良影响,不仅果实发育缓慢,且果指瘦小,品质差,产量低,商品价格也低.当气温降至5℃时,蕉株叶片受到冻害而枯焦.当气温降至2.5℃时,加上连续阴雨则蕉株发生冻害更严重,致使假茎中心腐烂死亡.1991年12月28日起,气温突然降至0.3℃,整个冬春期间又出现连续低温阴雨一月份平均气温12.6℃.其低温时间之长,气温之低(最低气温0.3℃)是建国43年来所罕见的.整个闽南蕉区10多万亩蕉园几乎受到严重冻害.估计经济损失在2.5亿元以上.怎样克服香蕉受冻后所造成的损失,这是各地蕉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使蕉农掌握蕉株受冻后的补救办法,笔者特提出四点管理方法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芒果(Mangifera indica)是闽南的主要热带果树,它与香蕉(Musa nana)、凤梨(Ananas comosus)被誉为闽南三大传统热带果品。芒果原产于印度,公无632—645年间传入我国。芒果已遍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和贵州等省(区)。闽南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解放前,闽南芒果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