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区为害黄瓜的疫霉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家壮 《植物保护》1992,18(1):12-13
从广州地区黄瓜植株表现不同症状的病部分离得到50个疫霉菌菌株,对其中较重要的4株之形态、培养性状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有德雷疫霉(Phytophthora drechesleri Tucker.)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on.)两种。前者分离到45株,此种出现的频率较高,危害性也较大,后者仅分离到3株。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番木瓜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初,番木瓜疫病在广州市郊区竹料、新滘等地已有发生,造成死苗,但未引起注意。近年,作者从病株中分离到疫霉菌并进行了种的鉴定和防治策略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8年至2000年,从广州地区的贮藏柑桔病果上分离得到7株疫霉菌,鉴定出3个种,其中,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Smith et Smith)Leon4株,柑桔生疫霉P.citricola Saw2株,烟草疫霉P.nicotianae Bread de Haan1株;建议在柑桔贮藏保鲜时,适当地将百菌清或酰苯胺类杀菌剂与常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混合使用来处理果实,以控制疫霉菌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浅谈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小燕 《吉林农业》2011,(3):112-1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斐济病毒属,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该病有范围广、突发和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危害隐蔽等主要特点。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据2009年统计,全国已经有9个南方的省市发生过,广东、广西、湖南等发生面积约500万多亩,失收面积多达10万亩。水稻苗期和分蘖前期染病,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导致基本绝收;拔节和孕穗期染病,产量损失可达10-30%,尤以晚稻发病最为严重,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病危害的认识,掌握该病的防控技术和措施,为有效地预防该病在本地区的发生和蔓延、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2%吡虫啉·阿维菌素微乳剂和悬浮剂2种剂型配方的筛选和确立.试验研制的2.2%吡虫啉·阿维菌素微乳剂和悬浮剂都具有较好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性,其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相应的剂型质量标准要求.阐明了研制开发2.2%吡虫啉·阿维菌素水基性制剂的目的,简明比较了2种剂型产品在制作与成本上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花卉及观赏植物上疫霉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广州及其周边地区花卉及观赏植物上疫病比较普遍。作者(1996)曾报道九重葛、长春花、忍冬、白兰、五彩椒、米兰及云南黄素馨的疫病及其病原菌。本文简要报道另外28种花卉及观赏植物上的疫霉菌种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多硫胶悬剂由多菌灵与硫磺(1:1)混合配制而成,有效含量为40%,比重约1.23,大白鼠口服急性毒性LD_(50)为23.85克/公斤。兑水稀释分散展着及粘着性都较好,药效较持久。自1982年开始,经省内外多点试验示范,取得良好效果后,化工部科技局委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5%除虫啉(除虫脲*吡虫啉)悬浮剂对菜蚜、节瓜蓟马等蔬菜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毒性低,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的无公害蔬菜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硫与三环唑混配对抑制稻瘟病菌的协同增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证明, 硫与三环唑(7∶1) 混配成悬浮剂, 对抑制稻瘟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的形成以及产孢能力等都具有较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协同作用比率(S R ) 分别为2. 1、2. 5、1. 8 及8. 6。混配剂集合了硫及三环唑两者的优点, 并显示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的特点。田间试验亦表明其防病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茄疫病的发生及疫霉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9年,从广州地区茄的果实、茎、叶及根上分离得到疫霉菌,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结果,鉴定出4个种,其中以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较为普遍,烟草疫霉P.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次之, 掘氏疫霉P.drechsleri Tucker较少出现,致病疫霉P.infestans (Montagne) de Bary 仅见于春季;此外,种群分布与前作及不同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