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5)N-尿素施于杂交稻的微区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时间是影响尿素氮去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保花肥尿素氮回收率高达70.2%,残留率和亏缺率则仅为7.29%和22.6%。反之,基肥尿素氮的回收率、残留率和亏缺率分别为33.4%、22.7%和43.9%。在进入杂交稻地上部的尿素氮中约有72.1—85.1%分配在谷粒中。在本试验条件下,此比例有随尿素施用时间推迟而上升的趋势。残留氮中有94.1%保持在0—10cm土层中,这表明土壤对尿素有较强的吸附力,淋洗作用可能不是尿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杂交稻生育期间,尿素激发效应引起土壤氮矿化增加量高于尿素氮残留量。后作小麦对于残留尿素氮的回收率仅5.6—18.7%。  相似文献   
2.
在施用等量厩肥、磷肥和钾肥的基础上,每小区1公斤尿素(相当于每公顷300公斤)按照由不同生育期分次施肥的四种组合形式施用于杂交稻。其中以70%尿素为基肥,30%为保花肥的处理稻谷产量最高,每公斤尿素氮增产稻谷11.35公斤。杂交稻分蘖阶段和孕穗后期土壤供氮低于作物需氮量,上述配比形式能弥补这两个阶段土壤供氮之不足,适合杂交稻分蘖成穗能力强和穗分化力强的特点。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某些氮素营养特点进行比较:(1)两者生产1000公斤稻谷的需氮量相近;(2)杂交稻吸收氮素总量中约35%来自化肥氮,与双季早稻相近而高于单季晚稻;(3)杂交稻生育期内吸收的土壤氮量与单季晚稻相近而比双季早稻高得多。  相似文献   
3.
脱水污泥样本采自二级处理厂,用带式压滤机脱水。污泥组分和农用价值的研究表明:①主要影响因素是进厂污水的组分(污水类别和处理季节),而不是脱水与否。②生活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氮、磷的优质有机肥,除去锌以外的重金属含量较低。③污泥农用控制量的确定依据是,在连续施用一段时期内农田锌负荷量低于限制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年施用近15(干)t/ha(菜地)或10(干)t/ha(粮田)城市生活污泥未发现对作物可食部分造成Zn、Cu、Pb、Cd及Ni等重金属污染,但Zn在作物体内有一定累积。施用污泥会导致Zn在土壤耕层中明显累积,并使耕层中呆积的锌有向下迁移的趋势。未经消化处理的污泥含相当数量大肠菌群及活的虫卵,但施用3个月后致死率达90%-100%。作者认为,污泥最好不用于蔬菜地上,而将污泥用于不进入食物链的园林绿地可能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