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果树趣闻     
一棵千年白果树,留下一段动人的故事。1939年秋,化名胡服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从万木葱茏的河南省桐柏山竹沟向南到回龙深山的苇子沟,去看望在那里养伤的徐海东大将等伤病员。少奇同志边走边和随行将士讲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部分章节,忽然耳闻路边树上有鸟儿俏皮地鸣叫"歇歇哩……歇歇哩……"少奇同志停步一看,路边生长着一棵果实累累的白果树。这棵粗壮的白果树仪态万方,金色的树叶里白果坠压枝头。战友们上前量一量,树干四个人合抱不拢,又上去一名小战士,五个人才手搭手合抱过来。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校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缘起与重要目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特色办学的内在需求.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构建高校与市场对接的组织机构,开展开放式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试验苗木为苗圃的同一批苗木,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苗高(23.5±1.07)cm、地径(8.34±0.56)mm,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苗高(25.2±1.23)cm、地径(7.42±0.60)mm;试验土壤为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相邻的并且立地条件相似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邻近次生林(为对照)样地表层0~20 cm的土壤;于2019年5月7日将风干后的土壤装入高17.3 cm、上径19 cm、底径14.2 cm的塑料花盆中,每种林分土壤各装48盆,分别栽植胡桃楸、水曲柳各24盆,共144盆;总计12个处理,3种土壤×2个树种苗木×2种光照处理(全光、60%全光).试验在尚志市帽儿山镇东北林业大学林场苗圃进行,测定苗高、地径、苗木生物量、苗木氮磷钾积累量、土壤养分,分析全光和60%全光环境的落叶松和红松纯林土壤对胡桃楸、水曲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照条件,胡桃楸苗高和生物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生物量,全光降低39.5%、遮阴降低52.5%).全光条件,水曲柳苗高、地径生长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遮阴时,水曲柳生物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比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降低41.9%.两种光照条件,胡桃楸氮、钾积累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均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遮阴时,水曲柳氮、钾积累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全光条件,红松林土壤栽植的两树种苗木冠根比最低;遮荫时则相反.红松针叶纯林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比次生林土壤低,限制了两树种苗木生长,且60%全光加剧其土壤养分对苗木生长限制.落叶松林土壤未限制两树种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苗圃,选取健康且长势一致的1年生黄波椤(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苗木(苗高15.1 cm,地径6.0 mm),统一进行切根处理(切去根系总长的2/3),移栽入塑料花盆中,移栽后缓苗1个月;利用遮光棚对盆栽苗木进行3个遮光处理(铺设1层、2层、3层遮光网),以全光(自然光)为对照,共4个处理(光照强度分别为100%(对照)、65%全光、35%全光、20%全光);遮光处理1个月后,于7、8、10月份分别对4个处理的苗木进行破坏性取样,将苗木带土完整取出剪下苗木根系,将根系分成不同根序(1级根、2级根、3级根),记录各根序细根的数量;测定主根长、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分支比、分支强度、菌根侵染率,分析不同遮光处理对黄波椤苗木根系形态和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光照强度为100%(对照)至20%全光,随遮光强度增大,苗木主根长和1级侧根数均先增大后减小;且光照强度为65%全光时的主根长,显著高于光照强度为20%全光时的主根长(P<0.05)。不同根序比根长,均随遮光强度增大而增大;2、3级根直径和分支比...  相似文献   
5.
抚育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林场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中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弱度间伐(株数强度13%) 5 a后林分生长、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更新状况。结果表明:(1)弱度间伐5 a后,林分平均胸径显著增加(P<0.05),树高等其它生长指标及水曲柳林木生长未发生显著变化。(2)未间伐林分乔木群落径级结构呈近倒"J"型分布,中、小径级(0<胸径(d)≤24 cm)个体数约占总数的83%;间伐林分径级结构呈近正态分布,小径级个体数明显减少,中径级个体数增加为总数的60%;水曲柳种群间伐与对照样地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均呈近正态分布,均缺乏第I径级和第I高度级个体,种群更新能力较弱。(3)间伐林分乔木层优势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水曲柳重要值有较大幅度增加;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种数分别增加3种和9种;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灌木层和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草本层增加幅度大于灌木层。弱度抚育间伐显著促进了水曲柳天然林林木的径向生长,中径级林木比例明显增加,提高了植物多样性,但对水曲柳种群更新影响有限,小径级幼树数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天然更新不良,建议结合森林经营需求提高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