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交林的优点主要是能够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空间 ,有效地改善林地环境 ,培育出量多、质好的木材和多种林产品 ,而且能比纯林发挥更多的防护效能 ,增强林分抗性 ,林木病虫害较少。近年来 ,在西北地区尤其在青海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成效显著。现将树种特性、混交后作用及营造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树种特性青杨 (Populuscathayana) ,属速生落叶乔木树种 ,生长稳定 ,在青海省栽培历史悠久 ,为优良乡土树种 ,也是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 ,在海拔 170 0~ 2 80 0m生长良好。沙棘 (Hippophaerhamnoides) ,属落叶…  相似文献   
2.
青杨、沙棘乔灌混交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整地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集径流地技术是以林木生长的水分平衡为基础,提高水分利用率为目的,集水和节水相结合的抗旱造林技术,由于其技术要点容易掌握,节省劳力,而且汇集降水、土壤保墒比一般常规整地效果好,在我省干旱半干旱山区推广应用以来,有效地提高了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深受群众欢迎,本文结合“湟水流域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就该项整地的适用范围,土壤类型,整地方式及技术要点做了较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视乡土灌木树种驯化,恢复高原原生森林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高原独特气候条件形成了特殊的植被类型和自然景观,也决定了其特有的森林植物种类和遗传资源,天然灌木树种资源量丰富、面积大,这些野生灌木已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适应高原气候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多种优良特性,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为保护和改善高原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乡土灌木树种驯化繁育研究和推广,对恢复和重建高原原生植被,加快江河源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总结高原乡土树种特性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主要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干旱,自然条件严酷,可供造林的树种相对较少。由于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地理方面差异较大,而每个树种又有其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和适生条件。近年来,某些地区违背自然规律,在树种配置、树种的搭配、造林的季节等方面没有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和适时造林,因此出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低,甚至是事  相似文献   
6.
先对国内冷杉属植物研究作了概要性介绍 ,继后从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酶水平以及最新的DNA分子标记等水平上介绍了国外在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状况 ,据此 ,针对目前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四翅滨黎是一种准常绿饲料灌木树种,我省从1994年从美国引进并获得成功,引种表现性状良好,适应性强。本文就该树种在青海省栽培范围、树种特性、播种育苗、嫩枝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等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为该树种大规模繁殖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对国内冷杉属植物研究作了概要性介绍,继后从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酶水平以及最新的DNA分子标记等水平上介绍了国外在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状况,据此,针对目前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四翅滨黎是一种准常绿饲料灌木树种 ,我省从 1994年从美国引进并获得成功 ,引种表现性状良好 ,适应性强。本文就该树种在青海省栽培范围、树种特性、播种育苗、嫩枝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等进行了初步总结 ,以期为该树种大规模繁殖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生旺 《林业科技》2010,35(1):62-64
在分析青海省沙棘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将青海省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及大果沙棘(指上世纪从俄罗斯先后引进的沙棘优良品种,以及用这些品种做亲本与中国沙棘杂交选育的一些品种的统称)引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就今后沙棘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及后续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