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肿腿蜂的繁殖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3年广东省在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Gressitt)幼虫上发现了肿腿蜂(Scleroderma sp.),1975年山东省在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幼虫上也发现有此蜂寄生。随后,广东、山东和河北等省开展了对肿腿蜂的研究,证明对上述两种天牛有防治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繁殖和利用问题,1978年秋我们自广东省化州县、河北省望都县引进了肿腿蜂,于1979—1980年进行了室内繁殖和野外放蜂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六种螳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螳螂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之一,全世界约有1800多种,我国已知51种(亚种)(Tinkham,1937)。为了利用这类天敌昆虫资源,近年来我们对螳螂的生活史、生活习性、捕食害虫种类及捕食量等作了研究,并进行了卵鞘低温贮藏、加温催孵和野外释放防治森林害虫的有关试验。本文报导螳螂亚科(Mantinae)我国常见的六种螳螂的生物学特性。这六种是:大刀螂Para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中华大刀螂P.sinensis  相似文献   
4.
<正> 海城市现有15万亩天然次生油松林,上代松林由于松毛虫、松干蚧的严重危害和人为的破坏活动,已经所剩无几。为有效地控制虫灾,确保松林正常生长,我们于1981—1985年,以王石乡中沟村的4,000亩集体所有异龄油松天然次生林为试验基地,进行了松毛虫综合治理的试验研究。这次试验的重点放在:掌握虫情动态,了解发生规律;通过封山育林、抚育管理和林地补植等林业措施,保护和改善松林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抑制虫害;只有在害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7-1989年研究,松毛虫内茧峰可在5±1℃条件下冷藏4-5个月,对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成虫交配产卵均无不良影响,并可杀死重寄生蜂。冷藏时间长,成虫羽化日期提前,羽化期缩短。人工引迁时应用冷藏方法,可根据松毛虫发生期调节冷藏时间,做到适期出蜂,及时释放,也可防止将重寄生蜂带入另一地区。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物种组配规律是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热点内容之一。回顾了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历程,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探索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方法,并探讨了该种方法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探索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必将成为今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腿小蜂—榆毒蛾的重要天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藤枣的生境与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藤枣生境及其种群数量、分布、结构及更新等特征。[方法]在藤枣主要分布地设置5块20 m×20m的调查样地,记录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植物的物种名称、高度、胸径、及样地的郁闭度、海拔、坡度、裸岩覆盖率、距河流距离、土壤等环境因子,同时在样地中调查藤枣种群特征,分析藤枣藤枣生境地的林分因子、群落特征、生境特征及种群数量与更新。[结果]表明:藤枣生境地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平均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分别为11.98 m、15.13 cm、41.42 m2·hm-2和1 205株·hm-2。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为35.2,群落类型为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在大小级结构上,不同高度级和径级内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均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均出现在第Ⅱ高度级和径级内,但第Ⅴ(H≥30 m)高度级和第Ⅵ(DBH≥100 cm)径级均有物种和个体分布。藤枣生境地平均海拔高度为1 107 m,坡度为陡坡,坡向则多数为阴坡,处坡下位置;林分郁闭度仅为76%,但距河流较近(31 m),并伴有一定的裸露岩石;土壤接近中性(p H=6.2),养分条件较好。在5块调查样地(面积20 m×20 m)中,共有藤枣28株,分布于19个样方,多数为单方单株分布。28株藤枣平均长度2.39 m,平均基径仅为0.74 cm,平均胸径为0.41 cm。其中,更新幼苗(H33 cm)为3株,占藤枣总株数的10.71%。[结论]藤枣分布地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较高,树体较大,单峰曲线是其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在不同高度级和径级内的分布形式。生境地环境以高温高湿为主,土壤养分条件较好。28株藤枣分布于19个样方,多数为单方单株分布。藤枣幼苗数量较少,自然更新受限。  相似文献   
9.
菜阳河柿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记载于2003出版的《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专著。因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于2009年被确定为云南省62个极小种群植物物种之一。但作为新类群,菜阳河柿一直未进行合格发表。本文根据采到的标本对菜阳河柿进行分类学研究,确定其为美脉柿(Diospyros caloneura C.Y.Wu)一新变种——Diospyros caloneura C.Y.Wu var.caiyangheenesis F.Du et X.W.Zhao。与原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菜阳河柿雌花序梗长达4cm,雄花序梗长4-9mm,雌花退化雄蕊8枚,雄花苞片长达8mm,果实略扁,直径1.5-2cm。根据调查及访谈,对菜阳河柿的濒危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发生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几年来研究结果,就马尾松毛虫发生动态进行初步分析,以便了解其一定规律,而为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本种害虫发生时期虽因地而异,但在同一地区,其各虫态各年中发生期的变幅,并不算大。根据发生危害情况,可将本种害虫发生地区分为三类,即(1)深山安全地区,(2)浅山偶发地区,及(3)丘陵猖獗地区。把发生地区按照这一情况划分,对防治本种害虫,颇有实际意义。本种害虫种群数量季节变动,有其一定规律性。一年中第四龄幼虫发生数量以第一代最多,第二代灰之,越冬代最少。各世代数量的多少,对于其下一代数量的变动,并无显明的相关性存在,下一代数量多少,主要以其1一3龄幼虫死亡率大小为转移,死亡率小,下一代数量多,反之则少,由此可知当代第四龄幼虫数量是决定各该代数量多少的比较可靠的依据。越冬代数量多少,对于次年春季越冬代大发生有决定性作用,因一般越冬死亡率不大。预测发生数量,对上述事实,必须加以重视。影响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食料及天敌,而以气候影响范围较大,食料及天敌则只有在局部地区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