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瑞宗 《科学养鱼》2006,(10):26-27
星洲红鱼(图见彩中插2)是罗非鱼属中种间杂交选育的一个品种,体色有桃红、桔红及金黄色等,没有黑斑或极少黑斑,腹膜洁白,体形与奥尼罗非鱼相似,头小、背高、体宽、肉厚,鱼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2004年我们引进7400尾进行试养,经鉴定,一致认为肉质好,商品价值较高,生跃速度快。因此2005年义扩大面积进行成龟养殖推广试验,笔者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并选择三口有代表性的池塘进行监测,全面了解养殖情况,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人工降温条件下,星洲红鱼仔稚幼鱼对温度渐变及突变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星洲红鱼对温度渐变(降温)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基本上能适应在1d内下降2~4℃。但温度1d内渐变降低6℃,即20℃→14℃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6.67%;4.0~5.0cm组死亡率为10.0%;8~10g组死亡率为16.6%;温度1d内渐变降低8℃,即20℃→12℃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1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16.6%;8~10g规格组死亡率为23.3%。温度1d内渐变降低10℃,即20℃→10℃时,1.0~1.5cm规格组星洲红鱼死亡率为20.0%;4.0~5.0cm规格组死亡率为26.7%,8~10g规格组死亡率33.3%。另外,温度突然降低2℃,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无死亡现象,但随温度突然降低加剧,3种规格的星洲红鱼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温度的突变和渐变对星洲红鱼存活的影响大致相同,死亡趋势也基本一致,且在10℃时仍保持一定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轮养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在闽南地区有多年的养殖历史,通过养殖实践,总结了南美白对虾轮养、混养技术,文章以笔者2012年指导的一个养殖案例作解。  相似文献   
4.
淡水石斑鱼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生活于中、下层水位的慈鲷科鱼类。其生性凶猛,杂食偏肉食性,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长途运输容易、商品鱼市场价格较高、养殖经济效益好等优点。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进养殖,而后南方部分城市有养殖报道。为了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