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纹鳢(Channa strtatus)属鳢科鱼类,原产泰国,又称泰国纹鳢。体型似广东“生鱼”,肉多骨少味美,营养丰富。纹鳢广泛分布于淡水的浅水水域中,是一种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耐低氧的优良养殖品种。我所于1990年首次从泰国引进,1991年自然繁殖成功。现将纹鳢苗种培育试验结果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本所自然繁殖的纹鳢鱼苗及培育的鱼种。试验设备:六个面积为7×4m~2的水泥池,水深0.6~0.7m;遮阴薄膜;精确度为0.1g的电子  相似文献   
2.
3.
4.
斑点叉尾鮰胚胎和幼苗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斑点叉尾鮰卵为圆球形、桔黄色,属于沉性,透明并具有粘性,卵与卵之间的粘性较强,产出时互相粘合成不规则的块状。卵的平均直径为3.457mm,受精卵在水温25.5—29℃时,出膜时间为146小时56分钟(6天以上)。孵化出膜的仔鱼呈金黄色,卵黄桃红色,体较透明,体全长7.89—8.13mm,平均为7.95mm。出膜4天后,开始摄食,转入混合营养阶段,10天左右器官分化完善。出膜后仔鱼集群堆积于水体底部。眼晶体、黑色素和嗅囊出现,心脏形成和搏动,内耳、尾和胸鳍原基形成,开始血液循环及红色素,鳃弓、鳃丝和鳃盖原基形成,消化道、肛门和肝脏等均在出膜之前形成。  相似文献   
5.
条纹石鳍(MOronesaxatilis),又称条护、海狼护和条纹钟等,在分类学上属护形目(Perciformes)、暖综科(M0ronidae),是一种潮河性徊游鱼类,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传统的食用鱼类。条纹石第具有杂食性、耐寒和生长快等优点,近来在北美已被普遍作为商业品种加以养殖,其产量及产值在美国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Hatred等,199O],而且印度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引进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深圳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水产技术应用研究所于1993年首次从国外引进条纹石结进行驯化养殖,并在上海和广州等…  相似文献   
6.
蟾胡子鲇(Clarias batrachus)又称两栖胡鲇,是1978年从泰国引进的食用淡水养殖鱼。自1979年秋,由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潘炯华等、国家水产总局珠江水产研究所邬国民等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以来,已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繁殖推广,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小面积高产养殖和家庭养鱼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首次从美国引进到我国,并于1987年繁殖成功。本文报告了1984年、1987—1990年在池塘中网箱、水泥池、鳗池、池塘和咸淡水池塘中饲养鱼苗、鱼种试验情况。饲养方式为单养和与鲢混养2种。饲养鱼种单位产量和饲养时间均超过80年代美国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全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积极推广种植经济类农作物。呼伦贝尔高寒地区积极推广免耕油菜种植技术,该文介绍了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精细化播种、田间管理与等技术要点,为油菜的优质高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条纹石鮨蛋白消化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温15~20℃时,条纹石鱼旨各消化器官的重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大小依次排列为比肝重>比胃重>比肠重,而在25~30℃时则排列为比胃重>比肝重>比肠重;水温15~30℃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单位体重中酶蛋白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15~20℃时,消化道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水温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超过20℃时,蛋白酶的活性又呈下降趋势;15~20℃时,各消化器官中蛋白酶的比活均上升9倍,20~30℃时,肝蛋白酶的比活继续增大,而胃及肠蛋白酶的比活则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0.
条纹石鮨摄食强度与代谢及能量收支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日摄食率为0.4%、1.5%、4.0%三种水平,分别测定条纹石鱼旨Moronesaxatilis幼鱼的代谢及能量的收支情况。处于饱食(日摄食率4.0%)及维持状态(日摄食率1.5%)下,该鱼代谢率增加的峰值分别于摄食后3h及7h内出现,为静止时代谢水平的2.10倍和2.46倍,SDA(特殊动力作用)持续时间均为21h,SDA总耗能量分别占摄入能的13%和35.8%。条纹石鱼旨在饱食时的转化效率K(湿重)为20.85%。三种摄食水平下条纹石鱼旨的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饱食状态(日摄食率4.0%)时,100C=8.4F+7.8U+13.0SDA+36.9(Rs+Ra)+33.9G;维持状态(日摄食率1.5%)时,100C=7.8F+4.1U+35.8SDA+52.3(Rs+Ra),其中G=0;减重状态(日摄食率0.4%)时,(F+U+R)/(C+P1)=67.3%,其中C+P1=14.4C+85.6P1,F+U+R=1.8F+8.1U+57.4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