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索粤东地区播期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设计6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播期越早,营养生长期越长,其生育期越长;在粤东地区,播期过早,不利于早稻的生长发育,因此,只有掌握好适时播种期,才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17年早、晚造引进黄银占、黄广油占、粤农丝苗、黄丝莉占、固金占、黄莉占、美香占2号7个优质常规稻新品种进行表证试验。结果表明,黄广油占和黄莉占的综合表现比较突出,适合在汕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杂交稻新组合博优691在粤东地区合理插植密度,提高种粮效益,2009年晚造,以博优691为试验品种,在2个试验地点,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对博优69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插植密度越大,博优691的有效穗数越多,产量也越高。因此,在粤东地区,要掌握好适宜的插植密度,适当增施分蘖肥比例促早发,提高博优691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充分发挥博优691的丰产稳产潜能,提高粮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聚两优53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用两系不育系RGD-7S和水稻恢复系汕恢53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其丰产性较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好,2023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20088。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试验示范表现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适宜华南水稻减量化栽培的品种, 明确其在减磷栽培条件下产量构成特点。本试验以常规优质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及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 研究了常规施磷肥(P2, 过磷酸钙450.0 kg·hm-2)、减量施磷肥(P1, 过磷酸钙315.0 kg·hm-2)和不施磷肥(P0, 过磷酸钙0 kg·hm-2)3个处理下水稻生育后期群体LAI、剑叶SPAD值、叶片老化指数、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 3个磷肥水平中, P0处理下“华优8305”因总粒数显著最高的优势而获得超高产; P1处理下“天优998”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优势而高产; P0、P1、P2对“桂香占”产量无显著影响,而 P2处理下“粤晶丝苗2号 ”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表现出协同提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可见, 华南早晚兼用型常规稻“桂香占”和杂交稻“华优8305”适宜实施磷肥减量化栽培。此外, 对不同磷处理下各水稻品种LAI、SPAD值及叶片老化指数的研究表明, 水稻高产归功于齐穗后绝对值适宜的群体LAI、剑叶高且持久的SPAD值及较大的叶片老化指数等所塑造的后期功能型强“源”.  相似文献   
6.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丝苗米的对照品种,具有株型好,长势旺,分蘖力较强,米质优,有香味,后期熟色好等特点。笔者介绍该品种在潮汕地区的示范种植表现,总结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晚造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当地种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农科所于2017年引进常规稻品种黄广油占进行试种,经早、晚两造小面积栽培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强,后期熟色好,耐肥抗倒,米质较优等较为突出的特点,适合在潮汕地区大力推广种植。本文作者总结了其栽培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